陆澄录【10】
【原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唯渐有富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生,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译文]
陆澄问:“当心存宁静时,可否称为未发之中?”
先生说:“现在的人净心时,只不过是为了平定气息。当他宁静时,也只是气息的宁静,不能称为未发之中。”
陆澄说:“未发就是中,宁静是求中的功夫吗?”
先生说:“只要是去人欲,存天理,才是真正的功夫所在,静时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动时也想着去人欲、存天理。无论宁静与否。如果只靠静,那么就会逐渐产生喜静厌动的毛病,而且里面有许多缺点暗藏下来不能够除去,当人遇事时这些毛病仍旧会滋长。如果以遵循天理为重,何尝会不宁静呢?但以宁静作为主修的形式,却不一定能遵循天理。”
[解读]
这段对话涉及儒家思想中的几个关键词:“未发”、“发”、“中”、“和”。
先看一下《中庸》的相关原文:“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翻译过来意思是: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情感“未发”(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叫做“中”;“发”(表现出来)并且合乎法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和”是最普遍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秩序就井然了,万物就生长发育了。
也就是说:喜怒哀乐之未发,无所偏倚,这叫“中”。发出来,能恰到好处,情之正也,无所乖戾,这叫“和”。
回到《传习录》中陆澄提出的问题:“那在宁静之中存心养性的时候,算不算就是未发之中呢?”
王阳明回答说:“现在人存心养性,只是使气不动,当他宁静的时候,也只是气宁静,不可以算是未发之中。”
陆澄接着问:“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没有发出来就是中,宁静存心,不也是求中的功夫吗?”
阳明先生认为,循理才是“中”,而宁静不是,宁静只是“中”的一种表象。不管宁静还是不宁静,只是去循理而已。应该不论是在思考的时候,还是在具体的行动中,都磨炼自己的心性,探究世间的天理。如果常常静养发呆思考,而没有行动,不仅难以成长,反而容易陷入“喜静厌动”的圈子里,容易有潜伏的毛病在心里。只要遵循天理,内心便能宁静,否则,就算内心宁静了,未必能遵循天理。
你静坐在那里,只是没什么事,凝神定气而已。遇到事情来,你脾气还是不好!什么样的人脾气好?就是居仁行义,还能持忠恕之道的人,时刻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里随时装着别人,关心着别人,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得失遭遇而狂喜暴怒。所谓去人欲,存天理,就是居仁行义,该怎样就怎样,遭遇什么都首先能接受,然后能积极处理,这自然就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是情绪之中,是情理之中,是人情天理之中,也是仁义礼智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发而中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天地人和,一团和气,你和我和,家和邻里和,身体也和。
所以这个“中”,跟打坐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