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当我察觉孩子在向我发出请求要求我需要立刻马上就要满足它并且恰好那个时候,我也有我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我会暴怒。
a.准备进入睡觉模式的时候,弟弟拉住我,哥哥拉住我,我要起身去用手关灯,哥哥还使劲儿拉住我手不放,我暴怒。
b.我正在和一个很久没联系的好朋友打电话,哥哥阅读打卡结束,要我共读故事,纠缠着,不让我好好接电话,我暴怒。
感受:生气,愤怒,无力,挫败,委屈
想法:
1.我的愤怒怎么会如此巨大,在关灯刹那,脑中浮现自己被两娃背后用力拉住自己拼命想逃离的画面,我才恍然我是在逃,在拒绝的姿态。
2.当我感觉自己被拉扯的时候,自己时候无力面对借住孩子的这些需求,我很害怕,有种要被吞并了,没有自我的恐惧,仿佛我就只剩下母亲这个角色,除了母亲,我什么也不是。
3.理智上,我清楚,孩子是想要和妈妈亲近,特别哥哥,因为有了弟弟后,便少了很多和妈妈的亲密时光,唯有睡前,我们可以一起躺着拥抱亲密,而这个时候也必须接受我得分一半给弟弟。
我心中也是攒满对哥哥得愧疚,而察觉到哥哥对我有很高的需求,又发现我没有能力满足的时候,这种落差,令我很焦虑,很恐惧,很无力,很挫败。
4.愤怒大概是我想要企图通过愤怒带给自己一点力量,同时可以推开哥哥,逃避心中那些更深层次痛苦的情绪。
5.每逢亲子间需求冲突,我一旦接受到孩子发出,“我必须放下我自己的需求无条件立刻马上满足他们”的时候,我就会条件反射暴怒。
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会觉得孩子的需求很重要,比我自己重要,而我得需求一点都不重要,我需要为孩子让路,而孩子得纠缠不止,会加剧这一信念对我施加的力量,我想魔咒就是那几个字:我不重要。
6.我就是那个,和我的大宝一样,有着那个“我得需求很重要,我想要妈妈立刻马上就满足我”的小女孩,当年妈妈没有告诉我,她很爱我,她当然认为我的需求很重要但是我需要学会等待延迟满足让它们在合适得时机和地点被满足,我一直被那个希望立刻马上被满足需求才能证明自己是很重要的信念给困住。当我和孩子事后聊这个经过得时候,孩子带我发现了这个我活到33岁的今天才知道的真相。
7.我忽然能够明白,自己为什么理智上知道要满足孩子,应该满足孩子,而情感上却做不到,因为孩子攻击到我的价值感,“我不重要”这4个字,太沉重了。这大概是我此前用尽全力想要掩饰和逃避的部分,今天见光了,力量就开始萎缩了。
8.我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接受,我们的欲望和需求很重要同时我们需要学会等待它们在恰当的情境被满足。我要尝试放下,“我想要立刻马上被满足否则我就觉得我自己不重要”这句话,虽然它跟了我33年,但,它才不是真的。我要戳破它。
9.当年面对企图让我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才能证明自己很重要的我的妈妈,她是什么感受?她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觉得挫败和无力,无力应对满足又无力拒绝推开,除了愤怒或者被迫妥协陷入牺牲者牢笼,还有别的选择么?
我突然能够明白妈妈的辛苦,我没有任何理由再去责怪她当年为何没有满足我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因为她根本做不到啊,她自己大概也从来没有得到过“我很重要”的感觉。
我记起妈妈常说的她小时候的故事,身为长女被迫辍学照顾弟弟的事,是她一个很大的创伤,我能够明白妈妈在女性身份价值观上潜移默化传递给我那部分卑微的低价值感,那曾是我一度用力在抗拒另一边又难以摆脱去认同的部分,在我此刻看懂了妈妈以后都变得不再有力量。
期待:
1.愤怒可以改变现实。
2.愤怒可以保护我自己。
3.别人立刻满足我的需求,才会让我觉得自己重要。
4.自己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脱自我中心。
渴望:
无条件接纳,价值感,爱,被重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