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能天性对他人的秘密就有好奇之心,虽然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是公开出版的作品,我仍旧有一种偷窥到他日记的满足感。
《清华园日记》与季羡林任何一部其他的作品都不同,日记毕竟记录的是真实的生活,亦是真实的青年季羡林,文笔、风格不拘一格,果然日记是一个人活生生的本来面目。任何一位所谓大师都有他“疯狂”的青年时代。
作者用巧妙扎实又不失风趣的文笔,记录了自己2年的大学生活(遗留下来1932~1934年的完整的日记,只字未改集结成书),想到什么就记什么,一片天真,毫无谎言。与我们的大学生活相同的是:每天,有一堆不同风格的课要上,有一波不同脾性的老师要应付,还有一群不同志向的同学一起畅谈,兴会淋漓;当然也会如我们年轻时候一样也有逃课、胡诌乱侃、嬉笑怒骂的劣迹斑斑;但是作品透出的那个时代的生命力,清华的厚德载物却是跃然纸上,令人慨叹。同样是大学生涯,同而不同。作为当时时代最前沿的一代青年,社会局势的些许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而季先生的日记则是最直观的展现。
毕竟是日记,而且是当时20多岁的季先生当下的感受,所以随意自然的多。平均每篇日记字数不多,偶有几篇洋洋洒洒的几百言的,也是偶有闲情写的游记,现在单独列出来还可以作为一篇很不错的散文,或者是几百字的大论,则势必是有人令其质疑而下笔驳斥。
日记中最精华的是关于书的部分:季先生读大学的时候,手头并不宽裕,但他几乎是拿出了近一半的资金用来买书。这一点可从其其他的作品中追溯到,其高中时已学会写信给日本书店买原版书了。为了缓解经济的紧张,他通过写文章或译文章获得的稿费来维持平衡,又会见到想买的书时拔不动腿,连他自己也自觉深陷书瘾,难以自拔。
可能最让读者自惭形秽的是,几乎每篇日记,都提到了他在读书。每天每段特定的时间都被安排来读德文、法文、英文或者其他,所以连日记中都充满了各种不同国家的文字,所以对于读者而言,看此书做笔记的时候尤为抓狂。读书占据了他每天很多的时间,甚至秉烛夜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很多日记的最后都标注日记是在摇曳的烛光下记的。季先生在读书方面所下的功夫,则是值得每一个读者虚心学习的。
日记中提到读书,自然包含一些对作品或作者的评价,在日记中已成一缕清风。比如他提到鲁迅《三闲集》,此老倔强如故,不妥协如故;提到郭沫若《创造十年》则觉得他态度不好,完全骂人;当然也有好的评价,比如提到《西游补》则认为行云流水,捉摸不定,写幻想至此,叹为观止;每次提及厨川白村的作品,都是极力推崇的。当然还有一些对教授或来清华演讲的人直言不讳地评价:比如评价自己的教授吴宓:Frank、whimsical & nervous,同时认为他是西洋文学系中最有学问的教授;评自己的法文老师Holland:Peevish而obstinate(脾气坏且固执);而评论朱子桥的演讲则直言:是粗人的演说,是军人的演说。真是应了季先生自己说的:一片天真,毫无谎言。正是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时代背景,我们跟随年轻的季羡林,漫步清华园,穿越老北京,夜游燕大,听到唱音高而清,作工稳而柔的天才梅兰芳开腔;看到近百年前的民国时候的狮子座流星雨;感受国民文学鼎盛时期的文坛奇文共赏;一个生动鲜活的我们陌生的时代映现在读者面前,这是难得的体验。
当然作为真实的青年季羡林,日记中偶尔能见其爆粗口的时候,每个联想到自己的读者可能都会忍俊不禁:一代大师年轻时原来也如此轻狂 。比如文中提到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估计大家读至此该会异口同声:大师所言极是。大师真性情的一面暴露无遗。
本书已读一半,我唯一的一点疑问是:日记记录时,只粗浅提到一次其妻已怀孕,然后再无提及。毕业后,季先生又去德国读书研究11年,他是如何处理与妻儿的关系的?据说,他年老时,曾有13年不与儿子来往,是否与年轻时连日记都未曾提及有关?或许,需要继续读他的书才能探寻蛛丝马迹。
另,读这本书最大的实际用途就是我又开始一天天的写日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