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紧张,创造放松

焦虑通常带来紧张

紧张怎样发现?

发现以后如何放松?

孩子需要教育,父母需要学习。一起来吧?!

焦虑的表现形式

焦虑的孩子会有各种表现:坐立不安、慌慌张张、烦躁多动、过度活跃、呆板笨拙、反应迟钝、胆小怕事,等等。他们可能还会被疼痛、瘙痒以及各种生理上难受的感觉所纠缠,例如“我喘不过气来了”、“我的胃好痛”等。

焦虑让人身心分离。腹部、胸部、喉咙、皮肤和肌肉,是人在紧张时经常会产生反应的几个部位。即便是胡思乱想所引发的焦虑,都会对这些部位造成明显的影响。

因为身体、思想和情绪是盘根错节、彼此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可怕的念头就足以改变血液的供应走向,使大部分血液流向负责对抗或逃跑的肌肉群,结果手脚(负责精细运动)会因为血流减少而变凉。

放松的有效方法

(一)

放慢呼吸。呼吸变慢,就可以减弱可怕的念头对生理造成的影响。

(二)

把心中的恐惧画在纸上。等于把一个抽象的想法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样做也有助于消减恐惧。

(三)借助“恐惧测量仪”

恐惧测量仪是什么东东?

恐惧测量仪是个貌似体温计的东西,标有从1到10的刻度值。旁边还有标注:1代表“小意思”,6是“开始不妙”,10是“崩溃了”。

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的数值范围是0到100;有的根本没有数字,而是用表情来表示从“开始烦躁”到“要爆发了”的程度变化;还有的是用颜色代表程度,绿色是最轻微,红色是最严重。如果孩子还不太明白程度递进的概念,那么也可以创造不同的手势,来代表“有点紧张”和“非常紧张。

如果恐惧值为10到8

①对于紧张值处于这个区域的孩子来说,身体接触的安抚方式往往能起最好的效果。少说话,多拥抱。

痛苦到了这种程度时,语言甚至会阻碍抚慰。抱起孩子摇一摇,给他哼个小曲,温柔地做做按摩。

②你可能需要多次的尝试,才能找到对他最有效的安慰方式。让孩子知道你会陪着他,并且不会对他的感受指手画脚。

③有些时候,如果你靠得太近,孩子可能会忐忐忑不安,此时你不妨后退几步,但是不要收回你对他的爱与关怀。

④有些孩子紧张到无法动弹、彻底崩溃,对他们来说“故意发抖”是个不错的游戏。

鼓励他们大喊大叫、上蹿下跳,全身抖个不停。然后再加上夸张的声音,可以是歇斯底里的尖叫,也可以是低沉的呻吟。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方法很古怪,但是由于过度的焦虑阻碍了情绪的自然流露。故意发抖”可以让压抑的情绪安全释放出来,从而迅速减轻焦虑。一些孩子会对“尖叫”和“颤抖”感到难为情,那么最好是你带着他们一起做(或者你先做,让他们笑起来)但这里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千万别让孩子觉得这是在嘲笑他们。

⑤在极度紧张时,有些孩子会本能地尖叫、出汗、哭泣或拼命颤抖。这些孩子在自我表达方面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就能主动地把过于沉重的感受宣泄出来。

我把这个过程称作“努力不害怕”。这个过程并不愉快,但它是健康的。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你镇定而充满关怀地陪伴左右,这样他才能一点点放松下来。在他情绪爆发的时候依然保持倾听,不要打断他这对你来说可能会是一种煎熬(尤其是以前从来没人这样倾听过你的悲伤)。此时,孩子正在“努力不害怕”,不要催促他,不要指责他小题大做。也不要通他“有话好好说”,事实上他恰恰正在向你传达一些重要的信息,只不过他此时所经历的感受远非语言所能表达的。如果他认为你能帮助他解决问题,那么迟早会说给你听,用不着你反反复复地追问:“怎么了?你到底是怎么了呀?

⑥如果孩子处于极度惊慌之中,冷水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冷水会能让心跳放慢。当然,未经孩子的同意,千万不要把他按进冷水里。用冷水拍拍核子的脸和太阳穴,效果也会不错。虽然冷水的效果只能维持几分钟,但足以降低恐慌的程度,从而为其他后续的减压手段铺平道路。

⑦恐慌症发作的时候,人会觉得这种糟糕的感受永远没有尽头,觉得难受得要死掉。我最喜欢的阻止恐慌症的技巧是:便条提醒。是不是简单得令你惊讶?

在一张便条上写下:我的恐慌发作了;其实不是要命的;这种感觉总会过去的。把这张便条放在口袋里,当你感到恐慌发作时,拿出来读几遍。便条上的话温和地提醒你:虽然你感觉生命受到了威胁但其实没有,而且这种紧张感最终总会消失的。有个女孩觉得便条提醒的效果特别好,她把它称为“”我的反恐武器"

恐惧值为8到3

这是测量计的中段,就是说孩子的累张程度属于中度,那么这时也是我们提供实质性帮助的时候。

此时孩子并没有陷入极端的危机或惊恐状态中,因此可以一点一点学习和体会如何放松情绪。他们每次把紧张值从8降到3,就等于重置了一次白身的安全系统。

①“倒计数”,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问问孩子目前的紧张值是多少,然后让他们从那个数字慢慢往下数,一直数到1。等数完后,再问问他们现在是多少。当然,倒数一遍不可能彻底放松情绪,但多少会让紧张的感觉减少一些。只要孩子不觉得厌烦,就可以一遍一遍地倒数,直到紧张值降到3。

②倒计数时,可以加入很多变化。你可以假装一边下楼梯一边倒数:你可以大声地数出来,也可以在心里默数;你可以睁着眼数,也可以闭上眼数;你还可以在每数一个数字之后加一些话,例如:“7,放松一些,6,再放松一些,5,再放松一些”

③嵌入运动“活力体操”。它的核心就是通过快节奏的运动比如有节奏的跑步或跳跃,让身体充分活跃起来。

一位妈妈说:“有一天,我女儿因为吃饭和我闹别扭,我拉着她出去跑步。她喜欢跟我比赛,因此跑得飞快。结果她开心了,我也放松了。”

④需要调用更多的脑力来思考的运动,例如障碍跑、瑜伽等,也有益于调节紫张情绪。

⑤具有节奏性的活动,同样可以调节情绪。例如在容器之间反复倒水或者倒沙子,幼儿园老师都知道是种很有趣的活动,它既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容积与重力的概念,也可以帮助孩子安静,增强孩子的自律。

⑥“弹簧操”——就是身体站直,脚掌着地,脚跟升起落下,就像弹簧一样有节奏地上下颤动。还可以一边做弹簧操,一边轻轻甩手,就像要甩干手上的水那样。

这个活动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焦虑感得到一定的缓解。你可能会有疑问,因为有些孩子在紧张或者亢奋时就会下意识地甩手。这是两码事。有意识的甩手运动会给你带来放松的感觉。

⑦一些瑜伽练习,有助于放松情绪。我在这里为介绍一招简单的“高山式”。是一个简单的站立姿势,胳膊放在两侧,背挺直,目光直视前方或闭上双眼,先想象双脚生根入地,再想象头顶向上伸展直入云端。

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可以穿鞋也可以光脚,还可以尝试站在各种材质的地面上。你会充分感觉到双脚与地面的接触,这正是人在焦虑状态中难以察觉的。保持这个姿势不动,深呼吸几次,就会明显产生一种踏实的感觉。

⑧高山式的一个变化玩法是“看你会不会被推倒”。当孩子站稳以后告诉他你会从旁边轻轻推他下(注意不要推得太重)。第一次,先让他想一件计他紧张的事物,然后推他一下。不出所料的话,他会立刻失去平衡,第二次,让他想象自己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想着白己内心的勇气和能量,以同样的力度推他一下,看看他这次能不能站稳。他可能会摇晃一阵,但很快会恢复平衡。

这个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两种身体反应的差别,焦虑时身体容易失去平衡,而专注能给身体带来力量。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你当大山,孩子是狂风暴雨,要把你摧毁,你假装顶住一阵子,然后稀里哗啦地摔倒在地。这些游戏会让你们玩得乐此不疲。

⑨“呼吸+运动”。这类活动有各种玩法,但核心概念就是把每一次吸气和呼气,与运动的每一个动作配合起来。

例如“聪明狗”:像小狗那样在地上,双膝和双手着地,吸气时双臂伸直,挺胸抬头;呼气时臂弯曲,头伏向地面。如此反复几次之后,会比你预期中消耗更多的体力。

也可以把呼吸结合到“高山式”站立中,吸气时把手臂高高举起,呼气时慢慢放回两侧。

如果你觉得颈部僵硬或者头痛,那么可以吸气时把头慢转向一侧,呼气时转回正中,吸气时再转向另一侧。配合呼吸时头还可以上下运动或者歪向两侧。

恐惧值为3到-3

在这个阶段,主要使用的是深度放松技巧。

-3代表的就是非常放松。只要能在负数值停留一小会儿,孩子的安全系统就能得到彻底的重置。不过请注意,如果孩子的紧张值在5以上,那么他还不能马上练习深度放松的技巧。

深度放松的方法有很多。

①感官刺激(如泡个热水澡,听点轻音乐,按摩)、观想和深呼吸等。

“渐进式肌肉放松”。

从右手开始,首先尽力握紧拳头,慢慢地从1数到5。

接下来注意,仅仅是右手的肌肉紧绷,颈部和险部等身体其他地方不要用力,就像是把右手的肌肉“孤立”起来了。

再接下来,从5慢慢数到1,同时慢慢地松开拳头。

再从5倒数一次,这次让右手更加放松。

你会发现一些以前从未留意的肌肉,而且控制它们很有意思,比如让自己的脸皱成一团,然后再慢慢舒展开来;或者睁大眼睛,保持脸部其他肌肉不动,再慢漫放松双眼。

③“我的双手又厚重又温暖”。

找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在心中重复默念:“我的双手又厚重又温暖。”你还可以握着孩子的双手,把这句话大声说出来。你也可以把这句话换成:“我的双脚又厚重又温暖”

通常几分钟后,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踏实、温暖和惬意,而如果坚15到30分钟,就能带来彻底的放松。

你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感觉,是因为越米越多的血液涌向四肢末端,而在腹部、胸部等“焦虑地带”的血液战少了。

④观想。

你来描述一幅惬意的面面,让孩子想象置身其中的感觉。如果了解孩子的心意,那么编织出的画面效果会更好。他是希望自己躺在沙滩上?走在树林里?还是漂浮在水面上?

在观想的情景中,通常会有走下台阶或走进山洞之类的情节,象征着一步步进入最深层次的放松状态。

有些孩子喜欢除前讲故事,从冒险开始一路回到平静。有位妈妈,每天睡前会先让女儿自编一个飞翔的故事,故事里女儿有时是一条龙,有时是一个风筝,有时是一位仙子。接着莫蒂就从女儿的故事里选取一些元素,描述出一幅画面,比如安静的湖面,湖水会洗掉所有的担忧。睡前时间是用来放松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孩子的紧张值降到负数。

以上提到的各种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主宰自己的情绪。反复练习让紧张值下降,能够减弱警报器的敏感度,并增强解除警报的能力。
多教给孩子几个技巧,然后让他们从中挑选几个最喜欢的来反复练习。
最好先挑几个既简单、耗时又很短的,再挑几个时间长、强度大的,然后在情绪平静时进行练习,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样便于今后在孩子由于高度紧张而大脑一片空白时,也可以用上这些技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