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不太清楚了,到底是春天还是夏天,抑或是秋天,反正不是冬天,吃小葱拌豆腐。因为那段时光已经过去二十余年了。
小葱拌豆腐本身是一道凉菜,我们权当是在春末夏初吧,冷的时候谁去吃呢,所以这个时间段的概率比较大。
走街串巷卖小葱的人吆喝着“抽小儿搓儿了(liao)~”声音绵长而悠远,那个时候不说卖小葱,而说抽小葱。为什么用抽这个词儿呢?我无从考究过,想必是小葱一捆捆摞着,人们挑挑拣拣是要从中抽出来的,所以用抽吧。大部分北方人儿化音会比较重,小葱发音出来就是小搓儿。
小贩一般驶着驴车,或者推着自行车。驶着驴车一般货物比较多,常见的是推着自行车的,因为小葱都是自家种的,一天的量也不会卖很大。自行车是那种大梁的,不像现在的共享单车前面没有横梁。我们小时候学骑车,因为个子还不高,只能在大梁下面的空档里“轧悠”。自行车后座两边各挂一个篓子,篓子里放着小葱。
那时候小葱长得都很靓,山东话不叫靓,靓这个词是我来到广东学会的。广东人称小伙姑娘为“靓仔”“靓女”。山东话叫漂亮的小葱为水灵、顺溜。
挑拣小葱的时候,人们都会抽出一根,用手掐去葱根,抹(ma)一下葱白,直接放到嘴里嚼一嚼。嗯,这葱新鲜的很。能不新鲜么,今儿头晌起五更(jing)刚刨滴。卖葱的人跟买葱的拉着(聊天)。
买好了葱,再等卖豆腐的来。
卖豆腐的驶着驴车,因为盛放豆腐的东西太大,自行车是不够稳的,若是也跟卖葱的一样,恐怕豆腐早就烂球地了。
豆腐不是干豆腐,也不是老豆腐,山东人把豆腐脑叫做老豆腐。是水豆腐,水豆腐在其他地方也叫嫩豆腐。
我们临清人呢又把水豆腐做成了托板儿豆腐,真是会吃的人那。托板儿豆腐是新做出的水豆腐放在一块木板儿上,热乎乎、水汪汪,就托着板儿直接吃,不加佐料,后来也有加佐料的。这是我们临清特有的传统名吃。
从家里拿了盘子或者碗,卖豆腐的把水豆腐一块块托着放进盘子或碗上。
小葱清水洗一遍,切成小段放进盆里。豆腐也切成小块,倒在小葱上,一勺酱油、一小勺棉油(那时候食用油老棉油为主,你已经不记得当年棉籽是可以榨油吃的,而如今都是抗虫棉或转基因类作物种子,又如何吃呢?)再加几滴香油(芝麻油),用筷子搅拌均匀,撒上些盐粒(那时候多为粗盐,颗粒很大),一餐不贵又好吃的美食就出品了。
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那个时候却吃的津津有味;不是什么贵重滋补菜肴,却满是幸福的味道。或许是那个年代的专属,如今怎么也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