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周又陷入了情绪的低潮意义感缺失,几乎每过一段时间都会的如此,进入一个负能量循环,这可能是这阶段人生的悖论层,苦苦挣扎不得解脱,陷入了“人生苦难重重”的局里。想让自己幸福一点,快乐一点,开始思考幸福是什么,甚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已接近不惑之年,却从未曾深度思考。
看到阳志平老师为『三生有幸』写推荐序,称乎其为奇书,又顺藤找到『心流』。『三生有幸』中满篇术语和论文链接,看着人着实认知紧张。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虽是90年书,可说是积极心理学的鼻祖了,一群知识大咖写序推荐为其背书,可见其份量及影响力。
2
只是做了检视阅读,个人觉得推荐序比正文更带劲。感触之处做了摘抄,以备后续慢慢体味。
@幸福的时间尺度
人的幸福有三种,分别发生在三个生命的时间尺度上:
- 第一种,体验以秒为单位的愉悦!
- 第二种,实践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的专注!
- 第三种,则是寻求能够跨越生命的意义!
幸福不是人生主题,而是附带现象。幸福是你全身心投入一桩事情,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的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幸福&本能&意识&秩序
在人们认识幸福的误区中,比金钱更本质的是感官享乐。寻求快乐是基因为物种延续而设置的一种即使反射(本能反应),其目的非个人收益。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足营养,性爱的快乐,这是鼓励生育的手段,它们实用的价值凌驾于一切之上,但实际上,他的兴趣只不过是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的一招布局,完全在掌控之中(人是基因的机器人)。如果无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诱惑,或无时无刻不贪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的心灵,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的乐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真相。
人类有一个超大的意识系统,意识系统需要秩序,其无序时人们会焦虑、焦躁。生理欲望需要满足,但无论欲望满足上欠缺、适当还是过度,都与意识系统中的秩序较少关联。好的生活状态,要兼顾生理满足与精神系统中的秩序。
@负熵与精神熵
无序的量度被称作熵,一切自发的物理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负熵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称之为心流。
@心流成因&特征
- 第一,注意力,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曾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个目标是什么不要紧,主要是那个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
- 第三,有及时的反馈
- 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烦恼的琐事而被忘却和屏蔽
- 第五,达到忘我的状态。
@注意力&独处能力&心流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独处时控制注意力就不可避免的要求住于比较简单的外在手段,诸如药物娱乐,刺激,等任何能麻痹心灵或转移注意力的东西。
但一个人若能从独处中找到乐趣,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心灵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规划他的注意力,就能达到心流状态。
@上瘾&心流
精神熵暂时消失的感觉,是产生心流活动会令人上瘾的一大原因。当一个人沉溺于某种有趣的活动,不能再顾及其他时,他就丧失了最终的控制权,亦即决定意识内涵的自由。这么一来,产生心流的活动,就有可能导致负面的效果:虽然他还能创造心灵的秩序,提升生活的品质,但由于上瘾,自我沉沦,为某种特定秩序的俘虏,不愿再去适应生活中的暧昧和糊涂,我们必须认清心流有使人上瘾的魔力。
有了瘾就不会空虚了,没有上瘾,不仅仍然有可能陷入到空虚之中,甚至难于一种行为模式连接到一起。现代人大规模的义无反顾的陷入“瘾”当中,是有深刻的原因和功能的,我们实际上面临的有可能是三种选择:
- 空虚无聊
- 寻找肤浅的刺激,因而不能真正摆脱空虚
- 对某种活动上瘾。
@刻意练习&心流
心流是体验,刻意练习是行为,刻意练习发生在技能准备阶段,而心流体验发生在技能表现阶段。
人们进行刻意练习的动机是提高技能,而心流的动机,完全不同,心流的本质是令人陶醉与上瘾的,在心流体验中,你会忘却时间,并且不在意是否提升技能。
@真正的幸福&成长
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把自己置之度外的时候,获得的副产品。你直接追求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把自己变得更加复杂——在这个变复杂的过程中,你会找到乐趣,这种状态就是幸福的。
人生要的不是最后终点的结果,而是每时每刻点点滴滴成长的过程。成长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成长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
这几天精神商猛增,焦虑和无奈挥之不去,独处时给自己个信念:或许找不到意义,体验不到时下的沉浸心流,当下的幸福总是可得的,哄自己洒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