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实新闻改编,资料来源:
虎嗅网---《我12岁的孩子,被确诊为“天生坏种”》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
"阳阳,放下那把刀!"我冲进客厅,看到六岁的儿子正举刀威胁他的奶奶。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母亲,可如今却面对一个无法控制的"小恶魔"。
直到医生说出"超雄综合症"这个词,我才意识到,我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刺耳的警笛声划破夜空。
我站在医院急诊室外,浑身发冷。
"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阳阳抽泣着说,他的手上还沾着邻居家小女孩的血。
我看着医生们推着担架跑过。
那个小女孩躺在上面,额头上有道深深的伤口,血一直流。
"这孩子怎么会用砖头砸人?"
"听说是因为小女孩不给他玩具..."
"这家人怎么管孩子的?"
周围人的议论像刀子一样剜我的心。
我想解释,想为阳阳辩护,可张开嘴却只有叹息。
我从不信"人之初,性本恶"。
我是小学老师,一直觉得孩子都是白纸,是大人把他们画成了不同的样子。
我总能在最调皮的学生身上找到闪光点。
我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想到有天,我自己的孩子会打破我的信念。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教育出了问题?
我是不是个失败的妈妈?
面对这个总惹祸的儿子,我到底错在哪?
看着阳阳哭红的眼睛,我突然冒出个可怕的念头:我希望他去死。
这个想法吓到了我自己。
我怎么能对自己的孩子有这种想法?
我使劲摇头,想甩掉这个念头,可它就是挥之不去。
我想起六年前阳阳出生那天。
"恭喜,是个男孩!"护士说。我接过那个小生命,又哭又笑。
他那么小,那么脆弱,又那么完美。
我和老公握着手,满心欢喜。"叫他阳阳吧,像太阳一样。"
可阳阳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他生下来就比普通婴儿重两斤,很快就会抬头、翻身。
医生说这是好事,发育得好。
我们还为此骄傲,没想到这竟是噩梦的开始。
阳阳一岁就能轻松推开沙发,两岁就能搬动椅子。
我们以为他是天赋异禀,还挺自豪。
直到他上幼儿园,问题才显现出来。
"阳阳又打人了。"
几乎每天我都要接到老师的电话。
"他力气太大,其他孩子都不敢跟他玩。
"我一次次道歉,一次次保证会好好管教。
可每次阳阳都说:"我没用力,他们自己摔的。"
有天,我在厨房忙活,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接着是女儿的尖叫。
我冲出去,看到女儿倒在楼梯底下,阳阳站在楼上,一脸茫然。
"阳阳,你做了什么?"我颤抖着问。
"妹妹不给我玩具,我就推了她一下。"他说得轻描淡写。
女儿送去医院,所幸只是轻微脑震荡。
老公说:"阳阳还小,不懂事。"
婆婆也说:"男孩子嘛,调皮点正常。"
只有我心里越来越不安。
那天在幼儿园,阳阳又闯祸了。
我赶到时,看到一个小男孩捂着脖子哭,脖子上有个深深的牙印,血还在流。
阳阳站在一旁,眼里既有害怕,又有种说不清的兴奋。
"阳阳,你为什么要咬人?"我厉声问。
"他不跟我玩,"阳阳撇撇嘴,"我就想尝尝他什么味道。"
这话把我吓到了。
园长说:"阳阳太危险了,建议你们带他去看医生,不然可能要让他退学。"
其他家长也纷纷指责:"这孩子有问题吧?"
"这么小就这么暴力,长大还得了?"
我无力辩解,只觉得浑身发冷。
当晚,我和老公商量后决定带阳阳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问了很多问题,最后说:"建议做个全面检查,可能有些生理问题。"
看着熟睡的阳阳,我心里五味杂陈。
他还那么小,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真的有什么不对劲?
我不敢再想下去,只希望检查能给我们一个答案。
检查结果出来那天,我和老公心里忐忑。
医生拿着报告,表情凝重:"阳阳患有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叫'超雄综合症'。"
听到"超雄综合症"这个陌生的词,我和老公都懵了。
医生见状,耐心地解释道:
"这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异常。
正常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但患有超雄综合症的男性会多出一条或多条Y染色体。"
我追问:"这会造成什么影响?"
医生叹了口气:
"通常来说,这些孩子可能会比同龄人更高大,力气更大。
但最显著的影响是在行为方面。
他们可能会有更强的攻击性,情绪控制能力差,学习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
看到我们惊恐的表情,
医生补充道:"但每个病例都不尽相同。
我记得去年就遇到过一个类似的案例。
那个男孩今年12岁,刚开始也是经常打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在接受了针对性的治疗和教育后,现在已经能够很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了。"
这些信息让我们稍微安心了一些,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担忧。
我忍不住问:"那阳阳以后会怎么样?"
医生的回答很谨慎: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
有些患者能够过上正常生活,有些可能需要终身的特殊照顾。
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持续的支持。"
我和老公对视一眼,知道我们的人生从此将彻底改变。
我们不仅要面对阳阳的特殊需求,还要应对社会的不理解和偏见。
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斗。
回家后,我和老公争论不休。
我主张严格管教,他却觉得不能太压抑孩子。
"阳阳已经这样了,再严厉只会适得其反!"老公喊道。
"那就眼睁睁看着他伤害别人吗?"我反驳。
婆婆听到我们吵架,插嘴道:"阳阳多懂事啊,你们别冤枉他。"
"懂事?"我忍不住讽刺,"您知道他差点害别的孩子送医院吗?"
"小孩子打闹很正常,你别大惊小怪!"婆婆维护阳阳。
我无力地摇头,觉得整个家都乱了套。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阳阳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
他不再动不动就打人,在学校也能安静地上课了。
我们都松了口气,以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可是好景不长。
那天,我正在厨房做饭,突然听到客厅传来一声尖叫。
我冲出去,看到的场景让我惊呆了。
阳阳正骑在婆婆身上,一只手掐着她的脖子,另一只手举着水果刀。
婆婆脸色发紫,拼命挣扎。
"阳阳!你在干什么?快住手!"我尖叫着冲过去。
[付费节点]
阳阳转过头,眼神陌生得可怕:"她不让我看电视,我就想让她闭嘴。"
我拼命把阳阳拉开,婆婆瘫倒在地上,大口喘气。
阳阳被我抱住,还在不停挣扎,力气大得吓人。
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一切。
婆婆受了重伤,出院后就执意要回老家。
临走时,她看阳阳的眼神里满是恐惧。
邻居们知道后,再也不让孩子来我们家玩。
亲戚们也借故推脱,不再来往。
我们家像是被隔离了一样。
学校里,我听到同事们窃窃私语:"她儿子有暴力倾向,还是别让她带我们班了吧。"
校长找我谈话:
"家长们对你很有意见。他们担心你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怎么教育别人的孩子。"
我低着头,不知该如何辩解。
曾经自信满满的我,现在只觉得无地自容。
回到家,看着老公疲惫的脸和阳阳淡漠的眼神,我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这个困境还有出路吗?
学校最后给了我们通牒。
校长说:"要么给阳阳请个专职看护,要么就让他退学。"
这简直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请看护的钱从哪来?我们工资刚够养家。
可让阳阳退学,他的未来怎么办?
我和老公整夜未眠,争论不休。
"送他去特殊学校吧,那里有专业人士。"我提议。
"不行!那会毁了他的一生!"老公反对。
"可我们已经快撑不下去了!"我喊道。
我们争吵,哭泣,最后筋疲力尽地瘫在沙发上。
"也许...我们该考虑那个医生推荐的寄宿制特殊机构。"老公轻声说。
我沉默了。
那意味着要和阳阳分开,可现在,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送阳阳走那天,我的心像被刀割着。
阳阳倒很平静,仿佛早就知道会这样。
"妈妈,我会想你的。"上车前,他突然说。
我忍不住哭了:"阳阳,妈妈也会想你。要好好的,知道吗?"
看着车子远去,我和老公相拥而泣。
我们是不是做了正确的决定?
阳阳会不会觉得被抛弃了?
尽管前路艰难,我仍希望阳阳能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力量。
也许有一天,他能回到普通学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送走阳阳后,家里陷入了可怕的寂静。
我和老公都不敢踏入他的房间,那里还留着他的痕迹。
每个夜晚,我都会被幻听惊醒,仿佛听到了阳阳的哭声。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开始适应没有阳阳的生活,用工作来麻痹自己。
但街上的每个孩子都会勾起我们对阳阳的思念。
奇怪的是,阳阳的离开反而拉近了我们夫妻的距离。
我们不再为教育问题争吵,而是互相支持。
女儿也变得懂事,总是安慰我们阳阳会好起来。
每月探望时,看着阳阳在专业人士帮助下的进步,
我们心中既欣慰又愧疚,期待着他能回家的那天,
却又担心他永远无法适应普通生活。
我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我知道我们会永远爱着阳阳,支持他。
也许有一天,他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