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某日午间,我跟研发同事老常,还有人事部老王一起,在公司楼下的快餐厅吃饭。马上入伏,即便有空调,在坐满人的快餐厅里还是有点闷热。这天一热,人的食欲就不振。我们只好边吃边聊,以聊资就饭。
“ 老季,你对自己好一点。别整天盛那些白菜呀、西红柿呀。多盛点肉!”老王冲我说着,边用筷子夹了块红烧肉放嘴里。一脸享受地嚼了几下,又扭头问旁边的老常来了句:“你说是不,老常?”
“恩。”老常哼了一声,咬了一口他盘里的锅包肉。
我啜了口绿豆汤,白了一眼老王说:“菜和肉都是一个价过称儿,我盛菜又不为省钱。有啥对自己好不好的?”
“你看你的盘里,就一只虾和两片猪血,都不见荤腥。不是省钱那你为啥?减肥?”嚼完口中的红烧肉,老王抬手拭了下额头的汗珠。
“恩,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我回。
“别TMD控制了,该吃吃,该喝喝。你看杨少华,上午还在剪彩那,下午就挂了。人活着图个啥,对自个好点吧。”老王继续着,大有不劝服我誓不罢休的劲头。
“好。听你的,下次我多吃肉。你说谁?”我一边剥虾,一边敷衍着。没听清楚,哪个杨少华,怎么了。
“是不是那个相声演员,杨少华?”老常吃完锅包肉,去接老王的话头。
“对,就天津的那个。上午还在饭店里剪彩,下午就挂了...”爱白活的老王,见老常搭他的话茬,微微抬了抬眼提高了声音说。
他俩吃饭快,已露了盘底儿,我的盘中还剩很多。为赶速度,我一边听他们说着杨少华过世的新闻,一边抓紧夹着往嘴里送菜。
---
下午,媳妇送女儿去学古筝。家里剩我一人。
平时在公司,我一般不玩手机。每次不认真工作,老感觉背后有无数的眼睛在盯着我。所以,只有一人在家闲着的时候,才玩会手机。此时我一人,瘫坐在餐厅的椅子上刷手机。
浏览器里弹出一条消息——“杨少华遗产4个亿,4个儿子每人分1亿?”我随手点了进去。
新闻中杨老先生的儿子杨议,根据医院的报告,就上周父亲去世的原因做了说明,主要是由于肺衰竭,而不是由高温天气下参与裁剪活动导致。并否认了杨老先生4个亿遗产的事情。
我相信,杨老先生不可能有4亿的遗产。真要有那么多遗产,就不会大热天地去参加什么剪彩了。
在百度百科里,我又查了下老先生的资料。原来他解放前出生在北京,在北京学了一段时间相声后跑到天津工厂当工人。后来因为会说相声,成了厂里的文艺骨干,后来才走上职业相声演员的道路。原来是妥妥的津漂。他后来在天津定居,开枝散叶,有了是的儿子。
上大学时,我还曾追过他儿子杨仪主演的电视剧《阳光的快乐生活》,剧情主打一个搞笑。
从1931年到2025年,去世前半天还在参加活动。有句话说的对,他是吐完最后一根丝的蚕。
有的网友在老先生去世的新闻下边说:“九十多岁过世,这是喜丧。”这确是喜丧。希望我到生命最后的时刻时,还能有价值。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能做一只吐丝的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