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木心美术馆,解读木心传奇一生!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

初识木心之时,是出于这首从前慢,写的婉转而又唯美动人。诗中卖豆浆的小店、钥匙、车马邮件,这些画面让人不由得心生美好。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木心一生,颇为传奇。生于动荡年代,少时离家,出走国外,暮年回国。一生坎坷却又孑然一身,他把今生所有的热爱都奉献给了艺术。

再次重游乌镇木心美术馆,今天的游记重点在于木心的闲谈。本文共五段,分别是对木心不同时段的整理。

本文来自公众号花菜阿良(id: huacai1016)


无忧

少年


▲ 图为乌镇东栅

1927年,木心出生于乌镇东栅,旧称孙家花园。在这之前木心已经有两个姐姐,所以他的出生让全家颇为开心。祖父为其取名孙璞,璞玉,意为未经雕琢的美玉。

从木心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年木心的家境相当殷实富裕:复前进,应是花厅、回廊、藏书楼、家塾课堂、内账房、外账房、客房、隔一天井,然后厨房、佣仆宿舍、三大贮物库、两排粮仓,然后又是高高的马头墙,墙外是平坦的泥地广场,北面尽头,爬满薜荔和蔷薇的矮墙,互砌的八宝花格窗,月洞门开,便是数十年来魂牵梦萦的后花园……


▲ 图为乌镇东栅

▲ 图为乌镇东栅

那年正值国共分裂,内忧外患之际,注定了风雨动荡的时代。所以全家对于唯一的男丁也抱有很大的希望,望其能光耀门楣。


木心6岁入学就读于乌镇东栅的集贤小学,从小便接受传统私塾教育。后因时事动荡,为了能让木心更好的学习,父母专门聘请了一位先生,在家里专门教其读孔孟之道、诗词之文。其幼年也常跑去舅舅茅盾家的书房里读书。


仿佛社会的动乱和这个一心在家学文的少年毫无瓜葛。木心曾回忆道:“人家打过仗、流过浪、做过苦工、坐过监牢,我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


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被时势所迫,木心随母亲避难于嘉兴。之后木心在杭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美专求学,后入林风眠门下研习中西绘画。那一年,木心刚好19岁。


从木心的散文《乌镇》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那个不一样的江南水乡风情:


▲ 图为乌镇东栅

「红烧羊肉好。」——好。

「黑鱼片串汤,加点雪里蕻。」——嗯,好。

「酒,黄的还是白的。」——黄酒半斤。

「热一热,要加糖。」——要热,不要糖。


▲ 图为乌镇东栅

窗帘的缝间,透露楼下的小运河,石砌帮岸,每置桥埠,岸上人家的灯火映落在黝黑的河水里,可见河是在流的,波光微微闪动,周围是浓重的压抑的夜色,雪已经停了……


▲ 图为乌镇东栅

当年的东大街两边全是店铺,行人摩肩接踵,货物庶盛繁缛,炒锅声、锯刨声、打铁声、弹棉絮声、碗盏相击声、小孩叫声、妇女骂声……


▲ 图为乌镇东栅

▲ 图为乌镇东栅

儿时,我站在河埠头,呆看淡绿的河水慢慢流过,一圆片一圆片地拍着岸滩,微有声音,不起水花……


动荡

之际


▲ 图为木心美术馆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内战如火如荼。毕业后留在上海任教的木心,一腔热血的开始参加反内战学生运动,发传单,一身反骨。

事发后,木心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除名。同时为了逃避国民党的通缉,木心这时开始远避台湾。

▲ 图为木心相关作品

▲ 图为木心相关作品

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木心才重回上海。次年木心任教于杭州第一高中。据其所述:待遇相当不错,住的房间也很大,也很受学生爱戴。但是没有过多久,木心还是毅然辞掉了工作。

近人情,近什么人?

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靠的就是决绝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木心开始远赴莫干山,挑了些最心爱的书籍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在这六年时间里心无旁骛的读书、写作、画画,山中岁月寂寞而又充实。

不久孙家家业没落,迫于生计,木心离开了莫干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木心先是重回杭州一中,其后就职于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在闲散时开始写作。


▲ 图为木心作品

1971年文革期间,木心被捕,从14岁起开始创作的所有作品均被缴毁,数十年心血付之一炬。遭入狱囚禁的18个月之中,木心的三根手指被折断。但是身处牢狱,他却依旧向往阳光。

在牢狱之中,他用白纸画出琴键模样,于黑夜里无声地弹奏着莫扎特和巴赫的钢琴曲。在“坦白书”的纸上洋洋洒洒写满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字如米粒,事后悄悄缝在棉衣中托人带出。

对于这段经历,木心曾笑言:白天我是一个奴隶,晚上我是一个王子。

多年后,木心在访谈中说道:我经历了多次各种“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



流离

海外


▲ 图为木心作品

1982年,当时的木心已经参加完人民大会堂的主修设计,前景一片明朗。但就在这时,木心毅然放弃国内优越的工作,只身远赴纽约,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那年,木心55岁。

木心说过:“命运很精致”。在纽约定居后,木心虽然生活拮据却依然坚持从事美术创作,同时也开始重拾写作,这是命运,也是性格使然。

在纽约的地铁上,木心认识了赴美留学的著名画家陈丹青,一个饱含沧桑,一个正当盛年,两人之间亦师亦友。据陈丹青回忆道,1983年,来自巴黎的台湾画家陈英德去看木心的画,见他谈吐不凡,坚持让他恢复写作。于是木心便以文字“粉墨登场”。

▲ 图为木心文录

▲ 图为木心文录

很快台湾文坛便知道了他,1984年,《联合文学》推出了木心的散文专题展。一时之间,人人争问木心是谁。紧接着于1986年木心的出版了第一本书《散文一集》,为此还专门举办了“木心散文专题讨论会”。那时,木心的部分散文和小说已经被翻译成英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同被编入教材之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

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继而在台湾推出了《琼美卡随想录》、《即兴判断》、《温莎墓园》和《西班牙三棵树》等书。

▲ 图为木心文录

《联合文学》总编辑初安民曾这样评价木心的文学作品:我们阅读木心,他的散文、小说、诗、俳句、札记,如织如梭,难免被他那不可思议广阔的心灵幅展而战栗。我们为其全景自由的洞见而激动而艳羡,为其风骨仪态而拜倒而自愧。

▲ 图为木心作品

▲ 图为木心作品

▲ 图为木心作品

2000年开始,木心举行了“木心的艺术”全美博物馆级巡展。次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为其举办大型个展,并巡回芝加哥美术馆、夏威夷美术馆、纽约亚洲博会美术馆,并为其出版画册。

▲ 图为木心作品

木心的绘画作品十分稀少,现如今大多数被收藏在耶鲁大学美术馆内,是当时他首个个展的策展人亚历克山大·梦露的丈夫买下,并捐赠给了耶鲁大学。除此之外,木心作品还被大英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20世纪第一位被该馆收藏的中国画家。

此后,木心在纽约开授文学课,慢慢地在纽约华人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声望,被视为传奇人物。而在国内,如果没有陈丹青,那么相信大多数人对木心还是陌生的,因为木心离国时带走了他全部的绘画作品,而他的绘画作品在国内并没有展出过。


重回

故里


▲ 图为乌镇东栅

1994年,阔别故里52年之久的木心从纽约回国,独自寻访乌镇故里,却见故园破败,痛心疾首,他在散文《乌镇》中写道:外表剥落漫漶得如此丑陋不堪,顽强支撑了半个世纪,等待小主人海外归省……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当时的这篇文章发表在了台湾的《中国时报》当中,恰好被乌镇的掌门人陈向宏无意中看到,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他。于是在四处打听之下,他熟知了木心的过往。

▲ 图为乌镇东栅

▲ 图为乌镇东栅

于是,陈向宏和木心开始通信,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唤回了木心对家乡的眷恋。其间根据木心的回忆重建祖屋,后木心取名为“晚晴小筑”。在2006年,79岁高龄的木心终于落叶归根,重返故里,在儿时回忆中的孙家花园安享晚年,一直到2011年离世。



永留

乌镇

 ▲ 图为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建造于西栅景区内,地点是由木心亲自挑选。这座现代而又抽象的建筑收藏了木心毕生的心血和文学,与此同时,也为乌镇注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内涵。


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共耗时四年。馆内的设计和布置则是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设计完成。美术馆则是由木心的学生画家陈丹青出任馆长。

▲ 图为木心美术馆

对于这个美术馆木心曾明确描述过自己心中的样子:我的美术馆应该是一个一个的盒子,人们可以听着莫扎特的音乐,从一个盒子走到中一个盒子。

▲ 图为木心美术馆

▲ 图为木心美术馆

整个美术馆简洁现代,采用了木纹混凝土作为材料,增加了光影的效果,整体的立面层次和纹理也极为分明,显得真实。这些建筑也如同木心的画一般,细品之下见其独特美好。


▲ 图为木心美术馆

▲ 图为木心美术馆

▲ 图为木心美术馆

据建筑师所述:在保护乌镇的历史风貌的同时,将博物馆设计成了一个与景观相互交融的样式,建立与运河之间的关系,让游客可以像在水上画廊一样漫游其中。而在临终之前的木心,见到这座属于自己的美术馆的草图时,只喃喃说了一句:风啊,水啊,一顶桥。

▲ 图为木心美术馆

▲ 图为木心美术馆

美术馆内各个场景相互交错,更像是为了能让游客进入木心复杂的内心世界一般,于黑暗静谧之中探寻那一份共鸣……


▲ 图为木心美术馆

▲ 图为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共有三层,室内空间的设计相对简洁,但是对于光影的植入却是十分动人。透过格子照射而来的微光,光影之间相互交织,让时间定格成了一种孤独到极致的美。


▲ 图为馆内展出木心旧物

▲ 图为木心美术馆

▲ 图为木心美术馆

整个展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生平:回顾木心的生平,有照片、遗物还有影像。二为画作:主要的画作是中晚年时期,还有一些素描和书法。三为文学:展示了其《狱中手稿》,还有其出版的小说、散文随笔等。


写在最后


接下来的这一段文字是出自陈丹青的《遥远的局外》,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最后岁月的胡言乱语中,他望着天花板,忽然清清楚楚说了四句没头没尾的话:


不是不要,在乎要法,

与其要法,不如不要。

他从未与我说过这些意思,直到糊涂了,才自言自语说了出来,显然是对自己的交代。我猜了很久,明白了:所谓“要”,是指荣誉和声名,所谓“要法”,是指获得荣誉的方式,以及,哪种荣誉。大家知道,在我们的文化世面有哪些荣誉,如何“要法”,于是,木心说:“与其要法,不如不要。”

我重视这四句话。以我熟知的木心,精明,透彻,老练。同时,常年不安,因此,他非常真实。他不追求声誉,但不掩饰他渴望声誉,他甘于寂寞,但从不标榜清高。近年,不少读者和评家佩服他的淡泊、隐匿,超然世外,那是大误解。对我来说,他渴望,但是拒绝,他拒绝,同时渴望,那才是他之所以珍贵的理由。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花菜阿良,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版权声明:图文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勿转载使用,否则依法追究。若有来源信息标注错误或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及时更正、删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9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8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001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93评论 1 28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8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7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7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8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6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9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58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75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7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