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如既往的东野圭吾的风格,极致的的压抑中透着光亮。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等车的时间逛了逛车站的标配——旅友。之所以会注意到这本书源自这本书的文案,“读完《恶意》,才算真正的认识东野圭吾。”这算是很狂妄的语气了,东野并不是那种低产量的作家,相反他的产量比较高且水准较高。在这么多的上乘之作中能够选中一本特殊注明“真正的东野圭吾”,这本书似乎也是不得不看。
整本书是分别站在两个视角上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加贺的视角和野野口的视角,这仿佛是一场博弈,在以逮捕和癌症晚期为起点的一局中,凶手与警察的较量。开局就是凶手对罪行的供认不讳,而此时,精彩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恶意”是那深不可测、层层包裹的动机,在抵达真相的前的一层层包装前,人性深处的阴暗、恐惧、魑魅魍魉慢慢的浮现在我们眼前。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时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明明你是那样的好,所有人都会夸赞的好,明明你是那样的不遗余力的帮助我实现我的梦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恨你为什么不向恶势力妥协,恨你明明是卑贱的人却是功成名就,恨你优越的生活,恨你实现了我没有实现的文学梦,恨你的施舍……就是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恨意中,终于以一个癌细胞的出现作为一个突破口。你无法忍受着就这么呆着对日高的恨意离开人世,那么就把他也拖入地狱吧,用他的的死“还给你本该是你的一切”。
魔鬼最喜欢的莫过于天使的面具下却拥有着属于同类的内心,如果不是,那么就将天使也变成魔鬼吧
高中时,班里面的“主流同学”总是会欺负一个胖胖的女孩子,“主流同学”会传递小纸条告诉大家不要和她坐同桌,告诉大家弄丢她的作业。其他同学未必真的讨厌那个女孩子,只是为了不成为异类,那便做吧。而“主流同学”真正享受的也未必是单纯的欺负,而是大家都是这样的,都是这样的。对于野野口而言,为什么我要挨打,为什么总是抢我的钱,为什么是我害怕……其实,令他害怕的,并非是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过,在世上竟然会有这样恶意的存在。在野野口心中,既然是这样,作为我最好朋友的日高又怎么可以那样干净无瑕的生活着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人性,在相同的境遇里遇到不同的选择中相互对照,当对方的选择象征着光明时,映照出的是自己人性的懦弱与阴暗,双重的恨意在此刻萌生,恨自己,更恨对方难以辩驳的正确。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