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回顾那段历史,苏联都干了什么?


1、战争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国家,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统一。双方政权背后的各种势力逐渐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gong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我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拉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2、金城战役

战争持续到1953年,在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际,为迫使“联合国军”放弃军事冒险计划,促进停战实现,我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发起夏季反击战役。5月中旬始,对敌方进行三个阶段进攻。经夏季第一、第二阶段进攻,“联合国军”方面已做出妥协,但韩当局叫嚣要“北进”、“单独干”。以“就地释放”为名,将2.7万名朝鲜战俘,强行编入韩国军队,美其名曰为了“解放全朝鲜而战斗”。面对李承晚的公然挑衅,6月19日,中朝双方质问美军司令部能否控制南朝鲜政府的军队?朝鲜停战究竟包不包括李承晚集团在内?面对我方质问及各国指责,美国人态度一反常态,坚称李承晚的行为与自己无关,拼命的推卸责任。敌人内部已经开始有分裂的迹象。美军四星上将,即“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对李承晚的行为也非常不满,他甚至两手一摊,说道:“让中国人教训一下韩国人吧!”

于是中朝决定予以韩方打击,于7月中旬发起“金城战役”为主的夏季反击战第三阶段,此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此役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韩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

“金城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志愿军对坚固设防之敌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不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上,而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提供了进行大规模攻坚战役的宝贵经验。”——源引 抗美援朝纪念馆《金城战役》

3、金刚川

金刚川是金刚山附近的一条河流,志愿军第60军以及工兵团曾在此架起很多桥梁。其中资料比较完整的桥梁有两处,一处是志愿军第60军180师工兵连在金刚川下游架起的沃尾渡口大桥,一处是工兵第10团第三连在金刚川主要渡口岩里架起的岩里大桥。

大桥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前线作战部队的补给供应。

故事原型就是工兵第10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带领的工兵连所修筑的岩里大桥。

美军以空军优势压制,24小时轰炸大桥。我方战士为保障前线供给,反复修桥。截至夏季反击战第三阶段胜利,志愿军工兵在桥附近200多米内计算美军落下的炸弹350多枚、炮弹2400发。

4、苏联背景

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的统一。美国和苏联当时都无意在亚洲出现双方直接冲突的局面,因此,对其代理人均采取了限制和压抑的措施。1950年1月底,由于中苏条约谈判中来自中方的压力,苏联改变了主意。为了保证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以朝鲜半岛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顺港,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会谈中,斯大林与金日成详细讨论并最终批准了发动战争的计划。——源引中国网《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

由此可见,朝鲜战争是在苏联支持的背景下爆发的,苏联避开中国,秘密支持北朝鲜发动战争。

而中国的参战,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苏联、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斯大林还曾建议把朝鲜军队拉到中国满洲,组建东北流亡政府,实际是为迫使我国出兵而增加压力。

一部分原因是“联合国军”对我边境的挑衅,轰炸鸭绿江,丹东,美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碍中国统一台湾。

我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胜利,其中苏联也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且在抗美援朝之后,中苏关系友好程度达到高峰。

“由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过程中,中苏两国产生严重的分歧,中苏结盟并没有消除斯大林对中国的不信任,中苏关系并没有在结盟后快速发展,直到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抗美援朝战争,斯大林才对新中国的态度转变,由不信任逐渐信任。中苏关系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不断胜利走向历史高峰,出现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全面深入合作的局面。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力度大,速度快,缩短了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时间。这对于刚经历战争的百废待兴的中国是最大的帮助。”——源引《龙江党史》1995年第Z2期《抗美援朝与建国初的中苏关系》

而在战争中,苏联空军也曾加入志愿军协同作战。苏联派出高抛部队以及其他兵种部队直接或间接参战,在苏联的帮助下组建的志愿军空军与美军空战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苏联对我军的武器装备援助也扭转了中国武器装备短缺落后的状况。

但苏联的武器支援也不是无偿的,自1950年开始至1955年,我国向苏联的贷款金额高达56亿卢布,相当于13亿美元,这些欠款连同利息至1965年全部还清。影片中出现的喀秋莎就是苏联支援我军的,一发火箭炮弹就要6两黄金。

5、总结

故事题材是好的,拍摄手法和诺兰的《敦刻尔克》相似,从多视角展现同一场战斗。但整体情节略显单薄,军事细节也经不住仔细推敲。

相比《八佰》同等级的战争题材电影,可以明显感觉出来不同的战争时代背景。《八佰》还能和敌人面对面,眼睛鼻子都还能看的清楚。而金刚川相对来看就已经接近现代战争了,敌我双方都是火箭炮,榴弹炮,高射炮,轰炸机,B-29这种二战巨型轰炸机都出场了。战争场面宏大,激烈,视觉效果十分过瘾。

参考资料

1、《金城战役》——抗美援朝纪念馆

2、《中苏同盟阻碍解放军攻台》——中国网

3、《抗美援朝与建国初的中苏关系》——龙江党史

4、《谈苏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军事援助及其作用》

5、《以战求和:解密志愿军1953年夏季反击战》——环球时报

6、《1953年夏季反击战》(上)(下)——中国军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