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随感 | 《异兽迷城》—01.穿越

初读《异兽迷城》这本书,是被朋友所感触提到的一句“世界是假的,但爱是真的;爱是真的,世界就是真的”而吸引,对于“世界是否是虚假的”这一问题我在几年前的过去的某种灰暗的生活阴影下也曾质问过自己。

朋友谈论到:“小说中,人有人格和兽格,兽格限制了其必须完成某些事,人格是真正的自己,但兽格是一个人无法消除的,尽管压制会很深,但终会有出现的时候。”我想起了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结构理论——本我(对应所谓“兽格”)、自我(对应所谓“人格”,现实的我)与超我(社会道德约束的我),“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对类似这类人生哲学的追问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值得探索和深思的辩题,而在每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也许每个人都会给自己一些不同的答案。

又一个普通平淡的早晨,早起工作稍微休息之余,我许久未如此心血来潮地打开一本小说的网页,点开了这本《异兽迷城》的第一章,看到开篇即感到许久未曾在阅读中细细体味到的一种心灵震慑。当看到,作为一个孤儿的高阳好像在一个梦中“穿越”并实现了孤儿院时最美好的幻想——拥有父母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但梦中的另一个现实(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平行世界”吧)于隐隐线索间却仿佛在揭露着被掩藏的另一个世界的残酷“真相”——这个世界也许到处都充斥着吃人的怪兽,连同身边曾最亲近依赖的家人是否也是这些吃人怪兽中的一员——这一切所谓的美好幻想是否只是进入了另一层“噩梦”?思考我们每个人所生活的现实处境,如果一切残酷真相都能被完好地掩盖,并且没有第一次质疑现实真相的开始,也许在一切最残酷的噩梦最终降临之前,我们是否又能永远地活在自我编织的最美好幻想的谎言里?哪怕再如何美好的谎言最后的真相依旧可能是走向毁灭的痛苦,至少不会从开始对整个世界的信任产生动摇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自我反复挣扎的怀疑中经受更多对现实与精神冲突的身体与魂灵分裂的无间痛苦。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也许我们无需花费太多心力,非必要去证明薛定谔的盒子里的那只猫到底是死还是活,在你打开盒子之前,你相信它是活的它就一直是活的,只是为了去求证即有了是否打开盒子这一选择判定。那么,就像此刻我在这里写下这些片段感悟,兴致至此,尚未续览后文。我想的是,只读到一个片段,那我便只谈一个片断的感悟,哪怕不知道后文那也不重要,此时此刻的独特美好体验于当下的我们每个个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那便足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