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组块外在表现是一个概念或想法,它包含着一些具体的基础信息,例如前因后果,如何做,做得怎么样,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避免哪些误区等等信息。可以想象成一个包子,外在是个整体,内里一片锦绣繁华。而我带着这些组块包子补充能量,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挑战学习区,扩大舒适区。

组块的构建离不开基本概念方法理解记忆,建立新的逻辑整体,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理解  ,不断把基础性内容纳入进来。

推断组块应用背景。学习本身就是创新性改变的活动,组块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推断背景,找到适用边界,应用组块。学以致用,在《这样读书就对了》里强调的也是这个,a  i,引导拆书,回忆经历,改编案例。  不断回想,加深记忆。记忆往往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

在专注模式中积累组块,发现积累的组块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案越多,甚至于组块间的创新性的随机组合也是方案之一。当遇到难题时,发散模式下的低声细语会指引到专注模式中的各个组块。不断应用,在应用中纠偏。强化组块。例如,英语六级试卷选词填空做题方法。标记词性,阅读全文,再逐个填词,剩下的用排除法选择。阅读时候偶尔灵光一现,有些空就可以出答案,这是发散模式的应用。出于谨慎性,我会按照正常的思路检验下。这是专注模式的验证作用。

学与练相结合,练什么,练不同的解题思维。如何练习呢?一,在不同的场所,例如散步,去回想解题思维,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二,在不同的习题类型里练习。前后相互穿插,想象下,把某一章节的题目放在整本书里,是不是还能有解题思路。

刻意练习,间隔时间段内在保证精力充沛情况重复攻克难点,但要注意的是每次重复不是机械性的,每次重复的过程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主动回想,回想步骤,回想思路。刻意练习和主动回想交叉进行,加固组块。

最近在准备英语六级考试时,遇到一些问题。有天早上一想到下午要做一套真题,立刻心里蒙山一层阴霾,反感情绪立马就上来了。昨天在精神力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做了一套剧难的题,简直痛苦无比。痛觉中心被的唤起,平时做题是没这么强烈的反应的。意识到这个信号后,忽视它,着手改进状态,例如在做题之前看一集生活大爆炸,采用正面思维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平时遇到难题,考试才不会懵。缓解了好多,我想我能够接着去做题。做题中,偶尔会有走神的情况,我尝试着先由自己跑神,接着就这么静静的的看着,不做任何评价  ,再慢慢无视它,最后总能继续专注。

跟随内心做出的选择往往是瞬间完成的,在这类人的决策框架里只有正面的,更多的是考虑当下的利益,是短视的,而且对选择的结果抱有超高的期待。一旦真正进入这个选择,他会因为与预期相差太大而不开心,心情郁闷。经过理性分析做出的选择,这类人的决策框架是既有正面又有负面,对未来决策后果也有了合理的预期,因此与现实差距不会太大,满意度较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Barbara Oakley 很高兴能在2017年的开头就遇到这本好书!我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够好,但是不知...
    RoFF阅读 8,195评论 4 13
  • 作者从惧怕自然学科的俄语专业学生,26岁开始学三角学,最后成为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副主席、工程学博士;在这个过程...
    回米阅读 5,286评论 1 1
  • 专注思维与发散思维 在讨论具体的学习方法之前,关键是要理解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
    筒中窥猫阅读 4,434评论 0 2
  • 【作者和本书】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对于数学和科学的科目非常头疼,本能地选择了文学和语言,后来因工作原因,不得不接触...
    神勇小辉阅读 11,128评论 0 19
  • 第94篇日记 @New York 我大约在半年前读完了这本书,当时觉得受益匪浅。该书作者为芭芭拉·奥克利(Bar...
    刘梦扬Lynn阅读 4,758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