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05遇见未知的自己笔记

本书导语

“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什么我总是被一种潜在的模式所困?”“我该如何找回失落的自己?”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以上的困惑,这本书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但倘若你想读了这本书就能即刻变得通透洒脱不为俗世所困,那我建议你现在就放下它,因为本书虽然给读者提供了很多具体可行的建议,但好的生活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更不可能因为看了一本书就可以破除一个行之有年的消极模式随即建构一个积极模式。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关键在于阅读之后的消化和践行,希望于你这将会是一场知行合一的阅读体验。       

      建议在阅读本书时不要着急一口气读完,最好能够读完几章后,停一停,好好咀嚼,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或约两三好友一起阅读,分享心得。切忌把它当成一般小说来看,那样可能会错失一些帮助你改变人生的良策。

根据作者的提示,书中的破解之道有:

身体——联结

情绪——臣服

思想——检视

身份认同——觉察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希望你能在这本书中有所收获,开始一场身心灵的修行。

思考与讨论

  从出生、入学到成家立业,你是别人的儿女、学生、员工、老板、丈夫、妻子、爸爸、妈妈……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被冠名学霸;你的原生家庭破碎,父母离婚,是一个常年住校或独居,总是被外人投来怜悯目光的不幸孩子;你野心勃勃,创立品牌,成为创业先锋;你事事精通,家庭事业两不误,被打上新女性的标签;你年轻活力,品位独特,是被粉丝追捧的时尚达人……

你会用一切鲜活的形容词定义自己,可是你是否想过除去这些或光鲜或暗淡的标签,你又是谁?

你难道就只是这些物化身份的集合吗?

你每天正能量满满,不停地给自己打气说:“努力,努力,再努力!你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可是你是否想过你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当你拥有了财富、爱情和地位,为什么依然觉得并不快乐?

我们每天活着如同演戏,那我们扮演的这些角色与真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看到这一系列的问题,你或许迷惑、惊讶、不屑甚至愤怒,也或许你是生活的智者,早已思考过这些问题并能给出不错的答案,但无论你是哪一种,希望你能沉下心来完成今天的阅读内容,看会不会产生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

思考一下: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请试着撕去所有社会化的标签描述一下自己,想想你会把自己描绘成什么样的人。

你觉得自己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吗?设想一下:如果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的真实感受,他的一切行为和手势都是伪装后的呈现,你无法把一个人的外在活动看作自我意愿的表达。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谁?抑或我不是谁?

“你是你的身体吗?你从小到大身体是否一直在改变?而你所谓的心又是什么呢?你能看见你的思想、感受到你的情绪和情感吗?”长久以来被宗教和哲学贴太多标签的“灵魂”已经不能再准确地表达真我了,就像是向一个没有吃过冰淇淋的人描述它的美味也是一种徒劳。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想告诉你如何去认清楚一些事实,因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到底要什么?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我们到底是谁?以及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又是世人都想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在追求财富、权力、健康、爱和快乐。她也不例外,对于财富带来的安全感和权力带来的快感以及健康带来的快乐她都无法抗拒。而这一切老人只用五个字来概括:爱、喜悦、和平。至于快乐与喜悦的差别则是情感是否为自然生发。快乐是由外物引发的,一旦这个外物消失,那么所谓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而喜悦则是由内向外的绽放,是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是一旦拥有便不能被外界夺走的。爱呢,则指的是真正的爱,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某些程度上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表现出真爱的特质,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限制,很多父母用爱的名义私占孩子,忽视它的个体生命,让其为自己而活,但即便如此也要相信他们有在尽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若菱想到视自己为无物的父母,虽有宽慰但终有弥补不了的永恒遗憾。可是又该如何得到爱、喜悦与和平呢?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那为什么几乎人人都落空?每个强颜欢笑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辛酸?这所有的不快乐,所有的失落与心酸绝对不是无缘由的,有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不小心失落了真实的自己,继而也失去了快乐的意义。

未知的自己

我们到底是谁?又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老人还提醒她要时刻记住,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我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我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老人给过一个提示说从我们儿时有记忆以来便有一个意识一直存在着,它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它不会随着身体而生,也不会跟着死亡消失。它观察品评一切,但世间百态不能改变它。

演戏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同时扮演好许多角色,即使不是心甘情愿,为了演好这些角色我们也要适时地戴上面具,这难道不是我们看不见真我的原因之一吗?为什么我的转变会带动她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在世间所扮演的角色遮蔽了真我的显现,以及我们角色的扮演方式、表演行动都会影响到别人与我们的互动!”画了一组同心圆,在最中间的圆圈里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老人说:以这个图作为人的心理机制,由内向外地发展,便是身体、情感、思想以及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等等。真我是被包围在最内层的很难被触碰的存在,可是人类不会因为难以触碰就失去自我感知能力,而我们对外在物质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寻求满足的过程。我们的本质就是爱、喜悦、和平。能展现出自我特质的,是那些能够丢弃自己不实身份认同并不会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

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争夺战

通常我们会认为空间是空的,物质是实有的,但事实上任何物质本质上都是空的。在所有原子和分子的内部空间里,真空占据的空间远远超过粒子本身,这些粒子不断地消失和出现并以振动频率的方式产生能量。美国周一和周五出产的车子不能买”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几天工作的人身上所携带的坏情绪会通过能量传递的方式影响到车子的性能,这和不同观察者做出的实验结果不一样,不同的人养的花和猫会有不同的表现一样,人与世间万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能量互动。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区分真我和虚假的身份认同,了解到: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浪费了太多时间去追求那些并不能代表我们自己的东西,去扮演那些因身份所需不得不去扮演的角色,而忽略了爱、喜悦、和平才是构成真我的必备要素。

关键词:

我是谁,我不是谁,身份认同,角色面具,真我=爱,喜悦,和平

要点:

自我的身份认同不是真正的你。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自己的东西。

每个人都走在追求快乐的路上,但很少有人真正快乐。

快乐容易失去的原因:你的快乐是由外物激发而不是由内向外的自然生发,所以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绪或者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就会随之消失。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真我,世间百态都不能将它改变。

真我不容易被发现是因为被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身份认同所遮挡。

真我是爱、喜悦、和平。

人与万物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能量互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什么我总是被一种潜在的模式所困?”“我该如何找回失落的...
    陶海波阅读 580评论 0 0
  • ——都市身心灵修行课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再版序:生活是我们最好的上师...
    乐在释怀阅读 7,162评论 0 2
  • 《量子物理史话》这些以前看的就不记入在内了,只列今年读过的10本科普。 1、《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很喜欢作...
    安迪斯晨风阅读 6,013评论 0 7
  • 查找公钥和私钥同时都完整可用的证书,才可以用来对代码进行签名 1,使用security来查看系统中的证书 secu...
    openlab阅读 1,205评论 0 1
  • 系统思考-《好好读书》214页 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 善于记录,及时获得系统反馈,对系统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淡之梦阅读 24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