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这部电影,真的很棒。
有的电影,明明只是日常的叙事,明明剧情并没有多少起伏,却能够通过人物的心理与表情来实现戏剧的张力,微妙的表情间你可以猜测与解读的远远比你所看到的还多。让你看完不禁赞叹。是的,《游客》就是这样的电影。
片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和睦的中产四口之家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度假,然而一场雪崩让妻子和丈夫之间的关系莫名其妙地变了。全家在露天餐厅享受时光,本以为雪崩在可控范围的他们正拿着手机拍照,被突如其来越卷越汹涌的雪崩砸中。妻子抱住儿女寻找丈夫的身影,却发现丈夫独自落荒而逃。在意的妻子与试图掩盖的丈夫之间正面的交流也开始变得艰涩。妻子只能在朋友面前指责丈夫的过失,而丈夫在颇具压力的谈话间选择重新杜撰事实。
总之,一切都覆水难收。尽管最后双方都试图挽救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显得苍白无力。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就是,上一秒我们还彼此相拥,这一刻,我就怀疑你所有的言语与表情。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无条件与被放大的信任,可以在顷刻间坍塌。因为这样的信任关系可能本身就建立在虚妄之上。电影中,那位妻子压根无法认同炮友与丈夫兼有的女游客的观点,在她的生命历程,丈夫与孩子是她生活的所有。这份加之丈夫身上的无条件的信任,绑架了自己也绑架了她的丈夫。为什么不正面直接与丈夫沟通心中所有的疑虑而选择在朋友面前让丈夫在压力下尽失颜面呢?除了显示那份作为母亲的守护孩子的天然道德至高,或许她没有办法接受一个在危难下寻求自保的自私的男人的形象是她信任了大半生的伴侣。
有趣的是,这份疑虑,从一对夫妻延伸到一对劝解他们的情侣。在电梯口,少女开始确信长满络腮胡须的大叔在危急情况下也会不顾对方而选择自保。尽管几个小时前,他们还亲密地互逗。于是,大叔半夜睡不着觉巴拉巴拉开始质问少女对他的怀疑。于是,大家开始都不对劲了。
我特别喜欢最后的镜头。归途中司机车技不靠谱,车在回环山路上险境环生,于是车上的人纷纷下车走路下山。感觉这段镜头似乎有意无意间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少女和大叔没有走在一起。妻子带着女儿,丈夫带着儿子前后走着。妻子不是拉住丈夫而是让络腮胡子大叔帮忙抱女儿。至始至终他们彼此没有交流。
这个图景,宛若众生相。
惊慌失措的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他们没有理由将自己托付给一个他人,包括你最亲密的人。破除虚妄未必是坏事。毕竟人与人之间本就木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如何都不会过誉这部电影的拍摄。将日常情景拍得如此紧凑而有张力,从细微表情显示情绪起伏以及人性复杂,除了靠演员演技外,更多是导演的镜头调度,比如饭局上的旁观者的尴尬神色与妻子的正色严辞的切换,悲喜间,颇为荒诞。还有,那个屌屌的大炮声音还有故作其事的激昂的背景音乐,煞是生硬地插入这个日常化的场景再现,似乎这些要提示观众这部片子在人物日常的对话间隐藏着某些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