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首先我想解释一个定义,“爱情”在新华字典里的定义是:“对人和事物有着深挚的感情”。
所以我这里说的爱情是指真正发自内心的,你认为有“爱”感受的感情。而这种感觉只能自己定义,不是别人说这不是爱就不是的,因为你对谁有深挚的感情,只有你自己明确知道。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爱情是否真的能由我们控制?是主要站在一个前辈甚至是长辈的角度,对我们的晚辈,或者说下一代来说,我们如果是父母,如果是叔伯,应该怎么看待问题?
事实上我还是认为不管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是都控制不了其他人的爱情的,尤其是子女。
一、早恋――是个伪命题吗?
什么叫“早”??很多人可能答案不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答案是16岁,有的人答案可能是14岁,可是在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14岁,甚至12岁就已经结婚生子了,请问我们是不是都是所谓“早恋”出来的结晶?那时候叫早恋吗?恐怕不是吧!
所谓“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下,故有子”,写的就是女子的生理特性,女子到了14岁,就已经身体发育,可以有子了,说这个当然不是为了说明提倡女人早婚早育,而是为了说明现代人所谓的“早”,只不过是每个人的内心的量尺不同而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早与晚,只有“真”与“不真”。
二、“到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是对的吗?
到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我认为不是对的。如果真有到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那么娃哈哈的老总就不该在他48岁时还出来创办娃哈哈了,48岁不应该是要准备退休,安享晚年了吗?那也不会有大家一个时代的记忆了。
也总听现代很多女生抱怨说,我妈当时跟我说大学毕业前不能恋爱,于是乎在那个“风花雪雨”最浪漫的大学时期,我除了看身边的同学“你侬我侬”,之外,就是看书了,可是怎么大学一毕业,画风就突变了,我妈又说女孩子赶紧找男朋友,恋爱结婚,女人过了25就不好找了,难道爱情有速成班,1,2年就能速成?
相信大家从上面事例也可以看出,其实恋爱也好,爱情也好,她也跟其他事物、事情一样,需要自己经历,才会有成长,才会懂。记得一说话界的大咖在有期节目里比喻过,晚恋的最大坏处,就在于你还在看到喜欢的人“小鹿乱撞”的时候,她已经被其他小鹿撞过很多回了,现实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经历的人跟一个情场老手,他们的情商就是不匹配的,当然这里不是提倡多恋爱,只是不提倡家长刻意把子女的恋爱扼杀在你觉得“为她好”的摇篮中。
三、如果爱情可以控制,那它本身就没有什么值得可歌颂的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广为传颂的伟大爱情,在他们当时那个年代,如果大家都可以控制,恐怕也就没有我们看到的经久不衰的经典了,爱情本身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无法自控和情难自禁。
所谓的“情到浓时”,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一定是没有事先演练的,不是我们说的什么时候应该发生的,那一定是只在那个点,那个情境就发生了,哪有什么可以控制可言,这本身也是爱情最美好的原因。
尤其在我们现代这个多元的社会,更没有所谓“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的说法。
四、越神秘的东西越有吸引力,越遏制的东西,反弹也越大。
现代社会,从网络到电视,几乎没有一个不让你孩子接触到和看到爱情美好的空间,这个时候,你越是禁止她,告知她不能碰,对于她来说,那种感情越神秘越美好,也就越向往。 众所周知,越遏制的东西,反弹也越大,像弹簧样,它越压反弹越大。爱情也一样,如果明明有爱,反而要压抑自己的天性,这时候你更要警惕她一旦反弹,那局势反而不是哪种家长可以或者好控制的。
所以总有乖乖女,为了爱情,和父母决裂,跟男友私奔,这样的家庭往往是不能接纳孩子感情的,而在孩子青春期,她越是容易叛逆和反抗,追随她内心认为的价值取向。
所以遏制解决不了任何感情问题。
说了那么多不该控制也控制不了感情的理由,那作为家长真的应该放任不管吗?我认为也不是,家长至少可以做以下两点:
一、好好引导,增加交流。
首先,家长应该承认你孩子的感情,孩子有任何情感都是正常的,也无可厚非的,它不关乎对错。
只有先摆明这个态度,孩子才有可能会在她有感情萌动的时候,来跟你交流,而不是因为你一味的否定她的感情(爱情),而拒绝跟你交流。而她一旦封闭跟你的交流这个途径,她更可能只能靠自己不成熟的认知,来找其他途径解决她不懂的问题。而作为家长,你认为其他途径的答案风险性不会更大吗?所以不要否定,给予她沟通的可能。
良好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告知底线,划清红线。
任何发自内心的感情都值得尊重,对于孩子也是,只有你真诚的尊重她的感情,并告知她这个年龄阶段该维护的底线,划出红线区,并引导好这段情感的走向。这样的感情才会是利大于弊的。
很多朋友说恋爱不耽误学习吗?其实我倒认为好的感情,可以激发出孩子们一起努力学习动力,因为她的优秀,为了能匹配上她,自己要更加的努力,跟上她的步伐。说这个是因为在我们高中的时候,真的看到过这样真实的例子,两个人都越来越优秀。
在写下这段文字之前,有个朋友说我可能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才说的这么释然,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如果有天遇到自己的小孩,就不会这么淡定了,我想说,也许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跟我们想像的不一样,也许我们处事的方式,方法也有所改变,但是至少我的态度和大的对事情的方向是基本不变的。
也愿所有的孩子都在生活中自己体验、自己成长。!
因为我始终认为任何生命都是基于他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借由你而来到这个世上的,做为父母更多的应该是参与这个生命的过程,而不是决定这个生命的过程。因为生命一直在前进,而不会倒退,你可以提建议,而不能做决定,因为他的人生注定要比你精彩。
以上文字纯属个人观点,也只是给大家多提供个对这类事情的视角,至于最后怎么处理我相信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方法。最后还是愿天下所有家长能跟孩子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