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练,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客户,每一款都有独特的味道,值得回味许久。
近期旁听了一位我最近经常观摩的教练教练对话DEMO,深有感触,略做反思记录。
对话开始前,教练已经很professional的出现在线上的一端,进行设备测试等准备。开场时间到了,客户穿着睡衣,蓬着头发,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出现在了线上的另一端。教练有些不太流畅地将以往她表述的很熟练的教练准则做了介绍,用了几句类似寒暄的话语招呼客户,并邀请客户与自己伸个懒腰做下深呼吸,客户有些呆萌机械地有一打没一打的回应,身体却没有跟着动。
教练在征询客户是否准备好开始对话,客户回答:你准备好了就可以呀。接下来的对话有点像打拳,在同一位置上你来我往,教练乘着高铁,客户坐着绿皮车。教练保持着尴尬不失礼貌的微笑,客户挤眉弄眼,或翻白眼思索或左顾右盼,再加个神秘一笑。
“高潮期”是从教练的一个问题开始的。(以下对话取自公开的真实案例,已有所修改)
回顾教练对话中,教练的问题一如既往地有力量,符合教练规范,但是客户就是不买帐,感觉有诸多的不满意。现场线上的对抗意味甚浓,讨论区也是热火朝天,有诸多留言,表达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作为一名行在路上的教练,我有以下几点体验和感受:
看教练
1、从一开始教练状态就不是非常稳,特别是当客户以一种非主流形象出现在镜头前时,明显有了一些干扰情绪产生,能让人感觉到表情及肢体的变化,以致于自己很熟悉的教练准则的告知都有些语无伦次;
2、因为有一些干扰,对话过程中,教练没能走心,凭着本能在走脑,故也没有表现中好奇心;
3、随着客户情绪流露出的越多,教练虽然在努力维持表面上的教练状态,但在语言上已经带出来攻击性,肢体语言也出现一些逃避倾向;
4、随着进程,明显让人觉得不像是教练对话了,双方杠上了,教练看似平静,但内心暗流涌动,心潮澎湃....
看客户
1、感觉客户是有起床气的,很不爽的样子
2、这是个学过教练技术的客户,大概率是刚学不久;
3、客户熟悉教练对话的流程,对于类似套路性的问题有着明显的不屑(这是许多初学者常见的情绪,我的演绎哈)
4、带着起床气的客户起初明显没进入状态,有着各种不匹配的行为,但话题真实,行为表现也真实
5、随着清醒程度的加深,有了对教练的期待,客户身份上又附加了教练角色,当教练没有按其预期地进行工作时,客户进入了对抗状态,进而是评判状态。
体验和收获
教练状态很重要,若是能够做到核心稳,忘我全然地关注客户,真正的与客户共舞,也许结果会不一样。客户明明白白讲了要从哪条路走,教练充耳不闻这本身就是问题。当然教练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模式和情绪开关,在对话过程中不小心被触碰了情绪开关,这也不少见,这可能就是一次成长的契机。
教练可以选择客户,但是一旦做了选择的决定,不管是免费还是练习,都需要带着教练状态像对待付费客户一样去令客户实现目标。自己的选择自己就得负责任,没人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