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不热爱写字而为生计给文章披麻戴孝,这是不诚恳的作法。我们说要给文字复兴,是把希望寄托在有虔诚有忠诚的文人才子身上,当你对于自己来说,读了足够多的东西,你的溢出情感也会逼迫你找一个合适的放入的出口。比如简书,这是我来简书的第一篇文章,我希望它有表达张力,可以把人的情绪作一个理智的延展,不仅仅局限在一个面上,所以想把它称作成文的。
叙事和抒情有很大区别,叙事是格物致知,让理想飞的载体。抒情是纪伯伦随意一首诗,狗屎都开花。在读了一些策论文体之后,我把我的风格精髓扭曲了,更多是从抒情阔步至叙事可又不是叙事。抒情就是这样,有千篇一律的观点给你写,因着情感的释放不大相同,制成的成衣貂裘不一。原谅我们让文学开花在公路两边。好在这个时代给出不少容纳的空间,虽然不够百花齐放的文学敏锐,还是有创新和坚持陈旧的原则在网页不断更新。
渠道好,以前写文章,文人相惜。因为聚会的就这么几个,需要靠你百步穿杨,才能穷我之桎梏。现在都是把内容送给你,平台这么多,精准定位自己之后,剩余的就是机遇。说不好是好是坏,原来的创作氛围自然随性,千杯不醉。现在埋首穷经,思路也源源不绝。就好像一个放逐自己在大自然,感悟都是天公作美,一个守在图书室,无限放大自身脑洞。比不得,何事秋风悲画扇。
从这里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