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天际外,泉涌地藏中。千年古刹涌泉寺,每当疲惫的时候,总想去走一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季节如何变换,天晴或是雨天,这里的一草一木,禅院亭池,总是那么令人神往。
虽非周末,但最近感觉违缘障碍多,身体也不爽。虽说娑婆世界,空苦无常,但凡夫之人,境界起来的时候,不免也意兴阑珊,未免一声嗟叹。于是下午放下一切,驱车漫无目的上山了。
南方的秋色难觅,总是要等到这个时节,寺内饱经风霜的枫叶和银杏才真正绽放生命的华彩。正是在寒风萧瑟的季节,它们默默装点着千年的古刹。
下午4时左右晚课开始,大雄宝殿内师傅们梵呗悠扬,庄严肃穆,传承千年的经文穿越亘古的时空而来,空灵,清悠,无处寻,无处去。渐渐日暮,师父们关闭殿门的声音响起,孔雀啼鸣此起彼伏,山色渐渐暗了起来。已而虫鸣声四起,四周渐渐陷入暮色包围之中。
无数次上涌泉寺,从懵懂少年到年近半百,独自或与家人、朋友,晴或雨,而今独坐在孤寂中,耳畔只有山里的虫鸣。曾经的种种过往,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百感交集。
人生的得失,也如涅槃一般。曾经碰到那么多走投无路的时刻,祈请菩萨的指引。跌跌撞撞一路走来。远去的岁月,远去的亲人和朋友,一如永远不能重来的人生。
遥想春天的涌泉寺与鼓山,满山遍野欣喜的嫩叶和花朵。春雨轻洒,薄雾蒙蒙,山色有无中。涌泉寺满眼新绿,禅房深深,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雨滴打在屋檐上,花草中,奏着一首欢快的乐曲。"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种境界,真美。
而及夏日,榕城酷暑难耐,这时来到涌泉寺,迎面而来的山风松涛,喝水岩潺潺的水声,令人直叹"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正是宋赵汝愚诗作也,不亦快哉!晚上乘凉风欣赏山下的万家灯火,美不胜收。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
赵汝愚(宋)
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
堪叹世人只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
至若秋天的涌泉寺,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蓝天白云,衬着青松和微显秋意的山色,真正的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时节。
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传该地原系深潭,内有毒龙,为害居民,唐建中四年(783),郡从事裴胄请灵峤法师制伏,师于潭畔诵华严经,龙遂离去。众深感师之德,就潭址建寺,迎师住锡,帝敕赐“华严”之匾额,称为华严寺。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908年,闽王王审知修建新寺“国师馆”。915年,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该寺曾两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鼓山始终为禅宗名刹,被称为“闽刹之冠”,历代高僧大德辈出。查了下,首推鼓山开山祖师灵峤,及开山第一代祖师神晏国师。神晏国师上承的禅宗传承如下:青原行思一石头希迁一天皇道悟一龙谭崇信一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一鼓山神晏,所以从禅宗法系上看,神晏属于青原一系,但不属于后来的禅门五宗中的任何一宗。根据《玄要集》、历代《鼓山志》及虚云《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等记载,在五代时期了觉智严继神晏之后出任鼓山住持,是为第二代。开山祖师灵峤禅师属南岳怀让一系。兴圣神晏国师及其弟子了觉智严、了宗智岳、了悟清谔四代相继住持鼓山,属于青原行思一系。其后六百余年时间中,鼓山八十七代住持大都属于南岳禅系。
据云台寺网站,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无异元来禅师应请住持本山。时鼓山荒废己久,元来住持以后,“始创规约,立职事,宗风大振。”元宋嗣法于曹洞宗寿昌系无明慧经禅师,此后鼓山历代相传均曹洞法脉,无有紊乱。元来之后,其弟子雪关智阎于崇祯五年(1632)继续住持鼓。
明末清初之际,永觉元贤禅师住持鼓山涌泉寺,大扬曹洞禅风。他力倡真参实悟,深诫知解杂毒,主张学道者应博参远访,反对当时闭关之风,力斥在家二众滥受三衣。其禅学一反当时流行学偈颂、学答话及上堂、小参等徒具形式的不良风气,成为当时独特的“鼓山禅”。此外,他又主张调和禅净与儒释思想,力图调和禅宗内部及临济、曹洞两派间之对峙,且提倡师法百丈修持与劳动并行之精神。
涌泉寺第百三十代虚云古岩禅师(又名演彻、德清,号幻游),为近代禅宗泰斗,在鼓山涌泉寺出家、受戒,并于鼓山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其禅观、年齿、苦行、操守,皆甚为世人推重,堪称近代中国禅宗第一人。第百三十一代圆瑛法师,也是出家、受戒于鼓山。他被誉为“宗说兼通”,讲学布教,誉享海内。
明末无异元宋以后,鼓山历代住持均为曹洞宗法脉,根据其字号“慧元道大兴,法界一鼎新,通天并彻地,耀古复腾今”,没有任何紊乱,基本属于无明慧经的寿昌法系。
千年古刹,像涌泉寺这样历劫而保存源流一脉相承的可谓难得矣。佛法本是不生不灭,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凡夫俗子,有此机缘山中晚坐,听任夜幕虫鸣,人生烦苦随它而去,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