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梅:百日成长计划第64天学习感悟

第II个百日成长计划

-学习第64天

组名:乐学小组, 共7人

组号:7814组

日期:2020.9.7

姓名:秦明梅

今日成长分享:

        本周主题是:舒展。

        今天经典导读的内容是孔子和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谈论理想的过程,《论语》中多数是一问一答,比较短小精悍,像这一大段描述一件事的很少。今天海平老师对这一整大段的讲解,听来特别过瘾!以前在听另外一位讲课时讲到过这一段,当时就觉得特别享受,今天再听海平老师讲,又加深了对这一段的体会,我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境界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孔子的弟子都是有治国安邦之才能的人,孔子对每位弟子也都是肯定的,尽管如此,孔子对弟子还是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子路率性,直爽,孔子就哂之,让其更加懂得礼仪、礼节,但是孔子并不直说,其弟子已会意。曾点,也就是曾子的父亲,对自己理想的描述,表面看似轻飘,不务正业,好像与治国安邦没有关系,但是孔子却最赞叹曾点,“吾与点也”,何故?其实,曾点所描述的是一个繁华盛世的景象,一个无比舒展的君子的境界。“鼓瑟希,铿尔。”老师没有详细解析这句话,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曾点,在老师和其他弟子谈论理想时,他在一边奏乐,当老师问到他时,他也是不慌不忙,让鼓乐的声音逐渐小下来,最后“铿锵”一声收住,然后缓缓起身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曾点已是胸有成竹,淡定自若,但并不着急展现自己。这才是孔子最欣赏的人才,我想这也是之所以成就《大学》及《孝经》作者曾子的重要原因吧!

        曾点这种心境正是本周分享主题“舒展”的最好状态,我们所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亦如是。何等美妙!真正的舒展是心的舒展,我非常向往这种状态。尽管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但是相信只要跟着老师学习,用功,坚持不退转,像立平老师昨天在“幸福与希望”中讲的,给自己至少三年时间,一定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品质上一个台阶。那时回头再看,自己已在高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