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我看了一本书叫做《拆掉思维里的墙》,于是认识了一位叫“古典”的老师。看过这本书后,最大的感触是,很多事情转换一个角度,就有完全不同的天地。
后来,我就去关注了古典老师的公众号和微博,也知道他创办了新精英,专注于职业生涯规划领域。默默觉得这个领域未来有着蓬勃的前景。
想与做的区别是,我只是单纯关注,而我的朋友直接付诸行动,和古典老师成为同事,成为了新精英的一员,这些年来见证他的迅猛成长。
也是这段渊源,所以我也关注着新精英每年年底的“做自己论坛”。
今年进行了改版,成为了“做自己节”。
古典老师说,女人有妇女节,孩子有儿童节,老人有重阳节,军人有建军节,可唯独没有自己给自己过的节日,索性每年的1月1日留给做自己,作为“过自己节”。
每个人都在生活的磨练、捶打、善待、陪伴下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是因为想变得更好,所以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们汇聚在北京。
2
“做自己节”现场记录的4位嘉宾精彩语录,送给你:
著名编剧 / 宋方今01 编剧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
02 我来分享我怎么成为了我自己,我讲的都是失败的例子,以帮助大家避免失败
03 人和虚空和远方,有呼应的可能。
北大精神卫生学博士 资深媒体人/王冰
04生活都是有顺境、有逆境、有惊喜、有惊吓
05捡到1000块的快乐,没有丢失1000块来的剧烈
06你有没有想过,在2019年1月1日有些人是没有醒来的。
07有的时候我们想为什么倒霉的是自己,却没有想为什么还活着的人是我。
08我们抱怨的逆境正是有些人求之不得的生活。
09逆境中的痛苦像墨水低到水里然后放大。
10反刍≠反思。反刍,停滞不前,属于停留在第一视角;反思, 是更换成第三视角,去思考我收获了什么,我未来可以做些什么?
11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意义,大自然只有“发生”和“存在”。所谓“意义”都是人的想法所赋予的。
12在逆境中没有人可以陪伴你,你就是一支队伍。
13从0到1的突破,成为自己的啦啦队而不是敌人。选择一个不可能失败的事情进行启动。不要写一篇日记,写一句话;不要看一本书,看一句话;不用做10个俯卧撑,做1个就好。你试想一下,如果你最好的朋友在和你经历同样的逆境,你会怎么帮助对待她?而大部分人,只会在逆境中苛求自己,于是很多人在逆境中成为自己的差评师和猪队友。
14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够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15人生的每一天都在通向铺向死亡的路
微在不懂爱主持人 制作人/ Alex
16我们害怕别人评价的部分,是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部分。
17如果你改变不了别人的评价,就改变自己。
18通过对身材的控制和改变,建立起对自己外表的信心。
19别人其实没那么关注你,因为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
盲人旅行家 / 曹晟康
20既然看不见世界,那就让世界看见我。
21让我学二胡、学算命,我不愿意,要去上盲校
22不完美也可以精彩。
做自己节发起人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 古典
23至暗时刻像一个大隧道,走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前面都是黑的,后面都是亮的,每一步你都想退回去。走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周围全都黑掉了,反而开始冷静下来,发现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再继续走,发现前面是亮的,而且天地全然不同。
24我想出国念建筑学硕士的时候去了新东方。在新东方干的不错,觉得生涯比词汇更重要,就跑去做职业规划。做职业规划觉得人多一点可能做的更快一点,于是开始创业,成为了新精英的创始人。人生充满各种可能。
25关键时刻知道自己的界限,给自己一条生路。
26有泥巴也有水,才能做雕像
27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比例相当于足球和足球场一样。
28如何在不确定的时候获取更大的能力,一是重新理解自己的能力圈;二是低价学习一些技能,尝试各种可能。创造冗余是大自然抵抗不确定的法则。三是建议深度关系,与他人结晶。
29成功绝非终点,失败不是终局。
30唯有勇气,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