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恩兹与图恩-在上帝的左右眼里,闲看潮起潮落
因特拉肯(interlaken)在当地语言的意思就是“两湖之间”,这两湖就是传说中上帝的左右眼的布里恩兹湖和图恩湖。两湖的景色各有特色,我更喜欢布里恩兹一些,虽然图恩要更宽阔。本想坐船一游两湖,结果去车站一问,去往布里恩兹的游船自11月1日就执行冬季时刻停船了,图恩湖的游船只有下午2点半一班了。
布里恩兹(Brienz)是个历史久远的小镇,尤以手工木雕闻名。不大的小镇沿湖而建,从火车站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老教堂也不过个把小时,遍布了十几个木雕商店和手工学校。这里的道路狭窄而寂寥,一路走来连个给拍合影的人都木有,木雕商店也多数只能window shopping。不过这里的房子很古老,沿着山坡依次而建,多是以原木打底,有着浓郁的原住民感觉,二层的窗户和阳台都被鲜花所装饰。每家的木屋都不尽相同,花园更是丰富多姿,体现出主人家的心思,让匆匆而过的我们感觉都充满着爱的芬芳。
沿着主干道走到小镇尽头是一座古老的教堂,去过欧洲的几个国家和城市,我发现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城市最古老的地方或者是景点,必然有一座教堂,从建立或传播信仰开始,才慢慢有了人、家庭和社区。从湖边的碎石路漫步往回走,氤氲的湖面、低沉的空气,寂寥的海鸟,湖水微澜的波动,海鸥的问候,当我在栈桥边,堤坝上跳跃咔擦的时候,似乎被群山环抱的湖面上都能听到回声。只是因为是个大阴天,空气潮湿而阴冷,不一会就会感觉寒气入骨,要不然我还真是想在这里敲开一个有阳台面对山湖的房间住下。
返回因特拉肯加了衣服,就赶向火车西站的码头等游船。因特拉肯虽然不大,但公交好少,从东到西步行20分钟多吧,路过商业街和赌场,看着被中国旅行团围堵的奢侈品店和表店,好遗憾他们错过了美景。
游船也是可以用pass的,只不过如果坐在楼下的座位需要消费饮料等,很老土的点了一壶红茶,和一杯拿铁,又厚着脸皮要了热水续杯(瑞士的茶就是第一壶蓄水一般需要重新缴费)。半路的码头上来了一队春游的小学生,真是个小联合国啊,那五彩的肤色,从没让我如此感觉到世界一家亲啊。有两个小朋友非常礼貌的来问可否坐在旁边的空座,然后饶有兴趣的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问了好多来印证他们耳中的某些传说,别看他们年纪小,基本各各都会英语、法语和德语,有的还有自己独特的母语,性格开朗毫不见外的小大人,不晓得我们中国的小学生现在是不是比我们那会更开朗积极呢。
游船开过稍显狭窄的一段,就一下子眼前一亮,两岸的小镇都变得好遥远微小,只有远处的雪山还霸占着视线前端。天还是阴着,午后的阳光还是没能穿透厚厚的云层。站在船头,被海风(湖风?)吹着吹着,脑子无比清晰,突然就想起在哪本书里看到的一段话(大意)“家里充斥着平凡的回音,生命被忧虑侵蚀,我们只能反复呼吸着自己呼出去的空气,自己的影子比脚步去了更远的前方”都市生活中那种憋屈无聊的状态,在风中都吹散了,这一口呼气瞬间就消逝,下一口就是最新鲜的,我也终于比自己的影子先走了一步。
游船的终点是图恩,花一个小时登顶小镇的最高处的图恩城堡。这座城堡建于12世纪末,位于城市最高处,当时是一座纯粹的办公城堡。15世纪,新主人伯尔尼人进行了扩建,使其拥有了更为壮观的屋顶。五层楼的城堡现在成为一座展示当地历史亮点的历史博物馆,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关门了,只有旁边的白色钟楼,还在准点敲响,其他哪里都偃旗息鼓了。从城堡的高处俯瞰小城,尖屋顶的烟囱里炊烟袅袅升起,远处雪山口的夕阳马上就要跳出来了,古屋与新宅里的灯光也依次亮起。
每天最喜欢的时光,就是这会儿傍晚时分,白天的喧闹落幕,夜晚的孤寂还未来临,短暂的夕阳,属于一家人最和谐的祥和时光。每到这时,总是会想起小时候的记忆,放学回家,爸妈已做好佳肴,吃罢晚饭一家人在海边的木栈道散步,看着浑圆的太阳慢慢从海平面消逝,粉红色的霞光连海水都染成了浪漫的颜色,不管是白天的辛劳还是夜晚的功课,此刻都不再存在。
从城堡沿着旧屋之间狭窄的楼梯下到湖边,无意间拍到一张好美的夕阳,远处的雪山映成了金色,小桥上有赶路的行人,波光粼粼的湖水海鸥与天鹅齐飞,我想他们与它们也一定都走在家的方向。
此时此刻,真的不需要什么,就这样静静的,空空的,看时光流逝,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