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一本书就像一把(甚至一串)钥匙,透过别人传递来的高质量信息,不断打开自己脑中隐藏的房间,看到更广阔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里的第一章开篇写到:

过去:我们的经验

现在:当前的环境

将来:我们的目标

看完这三行,莫名出现了一个行为模型:

大脑(中央处理器)通过器官(sensor)采集当前信息后,可以根据之前存储的既有模型采取行动(也可以尝试新的行为模式),将得到的结果跟自己的预期进行比对,得到心理感受(处理结果、差值),并根据感受进行后续的行为(结果修正)。


基于这套模型,感觉人类在信息采集、最优模型提取、结果比对和修正的效率上确实低于计算机。


那么基于这样的结果,推测AI确实更胜任商业生产活动,来满足人们对于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毕竟AI不会因为心情不好而罢工(除非被赋予/进化出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信息处理结果增加了类似善与恶的价值判断)。


但是,如果我们敢说AI为服务人类而存在,那人类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