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走访记事
2016年8月14日 晴
育华学校 苏雨馨
戴上一顶火红的义工帽,跟随着一群热心的志愿者们穿梭于烈日下的大街小巷,去拜访几位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在一栋旧居民楼下遇见了要找的那位老人,老人似乎是早早地站在楼下等我们似的。穿着一身白色汗衫,后背汗湿了一片。佝偻着背颤颤地走上二楼,把我们领进他的老屋内。
我弯腰放下送给老人的电风扇,一边打量着屋子,一边支愣着耳朵听义工阿姨与老人亲切的谈话。老人已年过八旬,独自一人生活在这狭小灰暗的老房子里,没有其他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每月五百元左右的低保精心打算着生活。有人与他聊天,老人高高兴兴地在椅子上坐下,板着手指叨叨着柴米油盐、水电煤气的花销,神采奕奕,眼角勾起向上的皱纹。
当义工阿姨临到告别,询问他还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到他的时候,老人连连挥手说“不需要,不需要”。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唉,我还能动,等我哪天动不了了,再找你们。”
朴实的一句话:“我能动,就不麻烦你们了。谢谢!”出自一位耄耋老人之口。望着他简陋的屋子,听见这句话时,我突然有些不是滋味。八旬独老,尚图自食其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笑对生活?
在去往第二家的路上,我从阿姨口中了解到那位少年的情况。他父母离异,随患有精神病的父亲一同生活。他与我一般年纪,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罢了。
遭到这般打击,我心里揣度着少年的模样。花样的少年,怎能承受生命这般重负?恐怕......。
不料,义工阿姨笑着描述那少年,说他性格阳光,待人热情。虽然未与他谋面,但置身于他那干净的几乎空无一物的书房中,看早晨明黄的阳光映着书桌掀开书页上那娟丽的字迹,我便觉得身心轻松。
后面走访的几户人,他们有的是孤寡老人,守着祖辈留下来的老屋;有的白发人照料精神疾病的黑发人,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有的生活没有保障,苦苦与病魔斗争。但无一例外,我至少看见了他们平静的目光,甚至阳光的笑脸。
身处困逆,古之多矣。然处困而守之节,苦逆而笃之志者,有几人哉?身处困境者固谓可怜,殊不知身处困境而心向阳光者,不谓怜,是谓可敬也。
我们也许能力有限,给不了他们更多,但义工站了出来,不计个人得失,无私的奉献。给他们的生活点缀上亮色,让他们知道生活仍有希望,社会没有忘记他们!
今天,我们站出来尽一点绵薄之力,也许就能挽回一些破碎的心。明天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加入我们的义工团队。时时点亮心中的热血,希望之火将在神州大地上绵延不息。
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乎?怀此大志,君子哉!
而这些就是对我最好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