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3)

问:妄想是怎么回事?

答:想有两种:自主地想和非自主地想。一般所说的妄想,即是非自主地想,浮念联翩。

识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受→想→行→识。“受”是六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的领纳。“想”是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所取出的法尘。“行”,是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亦称之为法尘,为末那识所缘。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而妄想时,是意根(末那识)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引起“受”,于是便开始了识心的这个“受→想→行→识”循环。在人们不自觉的情形下,末那识不断地递进传出,于是浮念联翩,这就是打妄想。对一般人而言,打妄想是非常普遍的,甚至还会一边工作,一边打妄想。当妄想严重时,就会出现强迫性思维。也就是说,你要停止这个妄想你都办不到,这是非常痛苦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问:那么,怎样来止息妄想呢?

答:妄想之所以能够继续,是由于意根(末那识)不断地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传给意识(第六识)去想。所以,只要意根(末那识)不再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由于没有燃料供给,妄想之火也就息灭了。末那识的功能,除了攀缘法尘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觉知。而末那识每次只能够执行一个功能,当它觉知时,就不能够去攀缘法尘;若是在攀缘法尘,便失去了觉知。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浮念与觉知不两立”。所以,止息妄想的方法,如上所述,就是:觉知。你自己可以来验证这一原理:当你专注、连贯地觉知的那一刻,就不会有妄想。修行的要点,就是要让觉知专注、连贯,而且持久。所谓:七识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识如果还继续不断地攀缘法尘,怎么能够证得法身呢?)《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八(往来于第六识和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往来六八〕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诸法实相。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
    梁雪微阅读 201评论 0 0
  • 2018年的腊八节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芨芨湖乡西黑山矿区信友电厂过的。其实我和聂建文是2018年12月16日...
    认认真真变老阅读 191评论 0 1
  • 【她被性骚扰了(2)】——心理干预 就在刚刚,收到一条私信,内容如下: 丁医生,您好!有幸看到您的心理咨询手记【她...
    兴时态_198812阅读 1,627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