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分析报告采用的就是我在【目录】中提及的三种产品分析报告写法中的第二种。
我将以印象笔记为主,援引为知笔记、Pocket和国内新近出现的收趣云书签为其竞品。选这三个为其竞品是因为在这个领域里这三个产品和印象笔记的模式比较接近但又各有特点,而读读日报虽然也有类似的收藏功能,但从模式上来讲并不能算是其竞品,因此并未作为主要竞品来在本文中分析。如果仅从用户量和活跃度等标准来看,或许收趣和读读都不必加入此分析,但是从产品本身而言我认为都有其借鉴意义,而能否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则要看各自团队的造化了。
产品介绍:
印象笔记是一款通过手动编写或直接收藏的方式来记录生活中一切想记下的事的笔记应用。
官方版本:
Evernote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能记录生活中的每一段时刻,每一个灵感,每一次心动,每一种经历。
印象笔记的用户可以创建文本和手写笔记,拍摄一道美味的菜肴,录下一段奇妙的音乐,记录一次心爱的旅途,剪辑网页上的文章,随时记录,随时搜索,随时保存。
在不断的产品迭代中,印象笔记将其使用场景拓展到了“个人工作空间”的概念:
从构想到实践,印象笔记助你高效达成目标。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台设备打开印象笔记,在这里捕捉点滴灵感、轻松收集资料、一键演示笔记、高效协作共享,笔记会自动在所有设备上同步。
产品定位
印象笔记这类产品起到了两个基本作用:
①承担了外部记忆的功能:
随着印刷术的出现,信息量也开始增加,人们开始依仗外部记忆来记录接触到的信息,而互联网的出现就如印刷术所处的时代节点一样,使信息流通速度和流通效率加快的同时,也使得得以流通的信息量大幅增加,因此印象笔记就起到了留存这些信息的作用,帮助人类记忆所需要的内容;
②承担了信息管理的作用:
印象笔记等产品使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储存(相对于之前的纸质书写而言,用印象笔记效率更高且只要能够联网便能够获取,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它还能让用户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添加标签,以及深度搜索,优化了信息管理上的效率和体验。
画外音: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量极大且以指数级上升的环境,每个人生活中所接触到和需要用到的信息也很多,因此印象笔记这种产品是生活中非常需要的一类产品,它切中了用户在信息社会的痛点,并且也正是由于信息的爆炸和自己所需信息的专属性,因此使得这款产品理论上使用频率较高。
但为什么用这类产品的人看起来并不多呢?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日常积累的习惯,这从小学我们便已然知道了;二是搜索引擎已经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让人们在有需要时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东西,那么需求就能够满足了。
因此,结合以上几点,我们锁定一下目标用户及其使用场景的特征:
- 热爱生活,会用记笔记的方式将生活中希望记住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但又不希望别人知道(因为印象笔记是一款私人笔记工具,并不能分享)
- 有日常积累的习惯,因此会在看到网站上有自己希望记录的内容时将其剪藏到印象笔记中,方便日后查阅,或丰富对该内容的记录。
- 搜索引擎不能很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自己曾经积累的素材能够帮到自己(这里的素材有可能是自己记录的生活回忆,断然不可能在搜索引擎上找到,也有可能是一些网站上的文章,由于关键词的搜索性不强因此很难找到)
这些都可以概括为:强内容指向性的用户。
印象笔记还在其场景上衍生出了几种可能的目标用户:
- 团队应用,协同作业
- 日常事务较多,需要用To do list把事情都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充当小秘书的角色。
用户需求:
核心需求:
- 便捷地记录自己希望记住的东西
- 能快速找到自己想找的东西
- 把想让朋友也知道的内容分享给ta
次级需求:
- 在记录自己未来规划时提醒自己要做什么事
- 给收藏来的文章加各种标注
【反映到产品上就如同记忆一样,需要在信息的编码和提取上下功夫,使其记忆效率提高,提取速度变快。】
功能结构:
功能及场景分析
通过这一部分希望能够确定此类应用的功能优先级,以及围绕该优先级导向而建立的产品逻辑链。
印象笔记涉及一个主场景和几个衍生场景:
主场景就是用户对自己感兴趣并且希望记住(或者至少可寻)的信息的记录。
因此:
- 优先级1:
生成笔记内容- 优先级2:
快速找到自己笔记本中的内容- 优先级3:
加工笔记内容(ie.围绕笔记内容做深度加工处理)
由其产品定位、功能结构和用户人群所能衍生出的场景有:
- 提醒
用户希望自己记住的信息也可以按照“紧急vs重要”程度来区分,对于紧急的内容可以设置提醒。 - 清单
一个类似to do list的东西,在用户希望记住的基础上可以区分已办和待办事项。 - 团队协作共享
工作内容涉及的大多内容都是文件形式的,因此通过共享能够方便随时随地调用查看
衍生出的这三个场景中,前两项就暂且不做细致分析了,“清单”和“提醒”这两个功能只能算是辅助性功能,对用户增长或者收入增长都没有什么助力;团队协作一项主要面向企业用户,倒曾经的确为印象笔记带来了可观的用户和收入增长,因此在后文会略作分析。
主场景分析:
a. 生成笔记内容
印象笔记这类应用发挥价值的起点就在于内容的生成和积累,这种生成来自两方面:一是用户自己撰写,二是从其他渠道(如网页或其他APP)上截取。
自己撰写笔记
对于自己撰写而言,我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笔记种类,二是书写体验。
1. 笔记种类及入口
印象笔记提供了五类可供选择的笔记内容列于首页:
以及三处“添加笔记”的入口:
①从首页的五类笔记种类中选择一项,对应进入
②从笔记列表中,点击最下方的“+”进入
但此处只提供了三类笔记种类可供选择
或许这三类是印象笔记理解的用户的主要需求,而首页中细分到五类是为了用户在首页时能最快的书写自己想要的笔记种类吧
③在笔记内容页中,点击右上方的“+”进入
此处的“添加”进入的是通用的文字类添加,而在文字类添加中可以通过底部工具栏添加任何笔记种类的内容。
2. 书写体验
印象笔记提供的书写工具还是十分多样的:
用户可以添加图片、录音、列表、清单,以及多种对文字格式的操作。
而在我所选择的两项竞品中,Pocket和收趣云书签均为内容收藏应用不具备自主书写笔记的功能,因此此处援引“为知笔记”作为竞品来分析其自主书写时的功能性。
除了可以添加图片、录音、列表、清单、提醒,以及多种对文字格式的操作外,两者也都不能添加视频,而与印象笔记有所不同的是,为知笔记在添加笔记时会向用户提供10种可供选择的模板:
其中只有普通笔记和Markdown笔记是免费模板,其他均需付费或升级为VIP才可获得。
更多的模板引导着用户发现了更多可以触及的写作场景,也提供了与之对应 的最贴切便捷的排版方式。
小结:
我不知道为知笔记的付费模板有没有拉升该产品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的比例,但这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路。写作者有计划的开始编辑内容都是出于一定原因的(或是像写日记一样抒发一下个人情怀,或是列举一下下一阶段的规划,或是上课/开会时要记录笔记,等等...)模板本身可以提供给写作者适应当前写作目的的书写格式,帮助写作者减少由于排版带来的门槛。
除了通过模板来简化排版问题以外,Markdown也成为了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比如我就正在用它来写这篇文章,不然谁都知道在word里打标题或者这种阴影框有多困难。但是Markdown我认为大多情况下都是在PC上使用的会比较多,移动端屏幕小,打字也没有那么方便因此并不太能用。
而在移动端的书写体验上,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款叫“Zine”的软件:
这款软件的书写体验完美的结合了移动端的输入特点,因此个人的感觉非常享受。这类功能非常值得笔记类应用借鉴,来提升自己在移动端书写内容上的体验。
从其他渠道上截取内容
1. 可剪藏的内容:
Pocket是一个例外,它本身不剪藏视频,但是可以切换到网页版视图来看视频。
此处注明一点:印象笔记也可以剪藏pdf文件,但是效果就是在文字页面中有一个链接指向那个pdf文件,因此效果还是比较差的,我就不将它列入表中了。
2. 交互方式
对于从其他渠道上截取内容的方式而言,印象笔记和为知笔记的交互方式比较类似:
印象笔记很久以前的版本是不能在截取内容时添加标签的,但是后来就可以在收藏内容时从文件夹和标签两个维度来收藏一篇文章了。为知笔记依旧只能将笔记收于某个文件夹中,但是其文件夹目录下可以细分为多级子目录,而印象笔记最多只能到二级子目录。
Pocket和收趣在剪藏内容时的交互方式比较相似,但和印象笔记截然不同:
二者都可以在保存成功的弹窗出现时点击“添加标签” 的按钮来进一步添加标签,方便日后查找。这也和产品本身的定位有关,印象笔记和为知笔记定位在内容生成与积累,Pocket和收趣主打的是稍后阅读,因此标签更多是给予用户内容提示以及增强可寻性,而文件夹则偏向分类与聚合。
但是剪藏时,印象笔记需要在网页内所有图片都加载完毕后才能剪藏,不然在印象笔记中依旧显示不出图片;Pocket有时会省略图片,除非切换至网页视图;为知和收趣是将网页内容直接嵌入自己的应用中,因此阅读效果最好。
但是,从APP中直接剪藏内容时,印象笔记和为知笔记的剪藏效果极差,无法正常阅读,只能转到网页中再剪藏;Pocket剪藏效果稍好,但是图片会漏掉,视觉设计上也较为简单,比较像浏览器阅读视图中的效果;收趣的效果最好,通常没有任何问题。
小结:
内容剪藏上四个产品各有千秋,印象笔记比为知笔记要好一些,因为同时可以编辑“文件夹”和“标签”两项,Pocket和收趣则会快很多,很符合稍后阅读的产品概念。
b. 查找特定内容:
查找特定内容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信息结构一层一层查找,二是通过关键词搜索。
通过信息层级和标签:
印象笔记首页中,用户可以通过“快捷方式”“笔记”“笔记本”“标签”来找寻自己想找的笔记内容。快捷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最快的搜寻渠道,但仅限于少量用户特意收藏的文章,目的就是方便再次进入。
印象笔记层级较浅,只支持两层文件夹,标签也是彼此独立,而为知笔记则是呈树状结构的多级文件夹和多级标签,信息结构可以做的极深。
我认为对于移动端笔记类应用而言如果做得窄而深的话,无论是在内容剪藏时选择相应的文件夹,还是查找内容时从文件夹和标签列表中查找,都有些不易操作。尤其是标签列表,如果做成树状结构,势必要相对穷尽且彼此独立,但对于文件夹而言保持这种结构非常合理,因为通常一篇文章只对应一处文件夹,不会导致重合,但一篇文章通常会添加多个标签,因此势必会有跨集合选标签的情况发生,如此一来标签也只是白白增加了选择时的的操作成本。
印象笔记的标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文件夹功能的辅助,用标签划分后内容易查找得多,也避免了层级过深。
Pocket和收趣没有文件夹功能,只有标签,如之前所说,这也很符合稍后阅读的产品概念。
关键词搜索
我认为关键词搜索是此类应用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因为它决定了你能多快的找到自己想找到的内容。就和记忆一样,能记下多少事情只是记忆的一方面,能多快的提取出来一般才是考核记忆力高低的关键。
印象笔记不支持只搜索标题中是否含有该关键词,这也就导致了有许多文章只是因为提及了这个关键词而被列入搜索结果中,很多时候那些关键词是出现在文章最后的“相关推荐”中而并非正文中的,也就造成了非常多的无关项,所以只搜索标题能够帮助筛选出相关性最高的一批文章,这在积累了一定量笔记后是非常有用的。换言之,这也是在降低用户的搜寻成本。
搜索图片中的文字这个功能一直是印象笔记引以为傲的一项功能,我认为它最实用的地方就是在收藏了行业研究报告后进行搜索时,因为这类报告从网页上储存下来都是图片,因此图片搜索就显得非常实用了,其他场景下则没有那么明显的实用性。
在搜索结果中高亮关键字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点,印象笔记不仅高亮,而且会在点击文章后自动跳转到对应的位置,这能够帮助用户最快的了解到他想知道的信息,而不用从文章开始通读全文。
其他方式:
收趣云书签中还提供了另一种搜寻方式,即通过文章来源搜寻。在其抽屉式导航中有一项“来源”,用以展示用户收藏的内容的获取途径以及对应渠道下的各个内容:
如果用户仍记得文章来源的话,通过来源搜索就会事半功倍。
c. 加工笔记内容
正如上面所说,印象笔记的内容来自两方面,其中从其他渠道截取而来的信息必然是用户认为有意义留存的信息,因此在阅读后如果想要标注其中某些内容或对某些内容做批注的话是非常正常且合乎逻辑的。
印象笔记有在文字格式工具栏中提供高亮文字的格式刷,不过似乎选不了颜色,但也可以很顺畅的使用;用户也可以改变文字颜色或者加下划线等,但是印象笔记中没有设置添加批注的工具或者专门的格式,这使得用户在编辑剪藏来的文章时需要自己设计一种格式来添加批注,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所欠缺的地方,因为增加了用户的编辑成本。
为知笔记和Pocket对于剪藏来的内容则无法做任何处理。
相比之下,收趣在这方面的功能就显得非常友好:
虽然不能够改变颜色或添加下划线,但是通过选中想编辑的文字就可以便捷的高亮,甚至添加对应的批注内容,这点在交互上有点像多看阅读,比较符合在移动端阅读文字的习惯。我认为这也是印象笔记在内容加工上值得借鉴的一处功能改进。
总结:
从以上三层来看,由于通过印象笔记来自主生成内容操作成本较高,剪藏内容后的编辑加工和搜寻成本较高,使得这种内容的生成或管理是一种低频、弱交互的需求,这会使得产品的黏性比较差,缺乏需求度和产品活跃度。
商业模式分析:
i. 印象笔记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付费用户,在其将近2亿的用户群体中,有不到一半的付费用户,有20000家公司在使用企业版。
ii. 对于付费用户而言,印象笔记采取的就是标准的基本功能免费高级功能付费的方法,不过在它的基本功能中,对于最基本的内容储存做了限制,免费用户每月只有60M的存储容量,标准用户1G,高级用户10G,而这恰恰是印象笔记最主要的功能,至于高级用户中的“一键演示笔记”“智能名片扫描”这两个高级功能几乎没什么作用,“标注PDF文档”我认为在移动端并不好使,“推荐相关内容”属于可有可无的功能,因为对于用户体验而言增量极其有限。所以实际上,用户付费的原因只有一个:存储空间不够。我相信如果有一款应用在功能上与印象笔记同样好使,但有无限存储空间的话,用户一定会转移过去的,此时让用户仍然留在印象笔记的原因恐怕就是迁移成本和差异化的功能了。
iii. 管理层先后推出“Evernote food”“Evernote Peek”“Evernote Hello”等功能,用户反馈极差。这种产品迭代方向显示出其优先级不明,使得产品定位不准,功能无法聚焦;
iv. “Evernote food”这个产品确实是符合用户使用场景的,但无奈它所切入的市场并非是一个强交互的刚需市场;而“Evernote Peek”“Evernote Hello”等功能则明显是为了“群聊”这个功能,而这个功能主要是为了企业级用户而设立的,因此能够看出印象笔记(或者说Evernote)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从企业级用户上,因为他们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但这样便使得功能上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造成用户流失。但在Evernote的不到2亿用户中,企业级用户只有20000家左右,而对于企业级用户而言,团队协作软件比印象笔记应当更适用于工作场景,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这种迁移成本并不高,反而能够带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印象笔记在战略上不该将重心放在企业用户上,相对企业而言,普通用户对它的需求度更高。
如果我是印象笔记(Evernote)的PM:
产品迭代必然围绕着三个方向:
①解决用户的问题
②降低其解决问题的成本
③提升用户体验
从而实现三个目标:
①提升新增用户数
②提高留存率
③提升产品活跃度
建议1:内容生成与管理
正如之前所讨论的,这类产品的优先级首先锁定在了内容的生成与管理上,做好外部记忆和信息管理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中之重。比如优先解决第一部分里提及的有待提高的各个地方:
①提供可调用的模板来提升写笔记的效率
②结合移动端输入特点,提升移动端书写体验
③允许剪藏视频
④优化从其他APP端剪藏内容的功能
⑤优化关键词搜索,增加只搜索标题中含关键词的搜索方式
⑥优化编辑文章时的操作体验,例如降低用户高亮文字、添加批注时的操作成本
⑦优化阅读体验,印象笔记从不同网站剪藏的内容排版各不相同,有的会因悬浮工具栏而挡住正文内容,有的会在剪藏后字体格外大,导致无法正常阅读,并且在移动端很难切换到源网页中阅读,因此经常会造成很多不便。收趣优化了常用的上千个网站或APP的阅读体验, 在收趣云书签内阅读时格式统一,排版整齐,这对于一个以内容为主的APP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2:回归具体场景,帮助用户发现优质内容
用户自己写笔记只占了印象笔记使用的一个小场景,另一个主要场景就是从各种渠道剪藏优质内容,所谓“优质”就是指用户感兴趣的、认为值得收藏的内容,因此印象笔记能发挥最大功用的前提是能够获取到足够多的让用户希望收藏的内容,这也是该使用场景的开端。因此帮助用户发现那些他感兴趣但又缺少发现途径的信息,便能够使用户需求得到超预期的满足。
知乎和简书使用的比较多的用户肯定会有这种感受,赞同或者标记喜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把某个答案或某篇文章收藏起来则是一个较为低频的行为了。
基于印象笔记的功能结构和战略发展方向,可以延伸出内容共享这一场景,也就是将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信息节点,由于每个人生成或收藏的内容都是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收藏的,因此便也是有价值去分享的,所以当各个用户在一个社区中进行共享时,这种原本弱交互的个人收藏行为便成为了强交互的分享行为,也使得原本低频的需求变为了高频需求,同时由于社区自身属性的原因,用户对产品的黏性会大大增强。
一个类似的例子便是知乎推出的“读读日报”,虽然知乎本身就是知识共享型社区,但是门槛较高,而读读日报就是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节点,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推荐出来,降低了内容生产门槛,提高了用户活跃度(虽然用户量并不多);Flipboard的用户生成杂志并分享功能也有这个含义在里面,不过由于其产品属性的原因,这个分享性的功能并不是十分出彩。这里只是单纯从产品的逻辑上来说这种功能设计,不过这两个例子也告诉了我们更好的产品并不一定会更成功。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能用新的形式去满足已有的需求,不能实现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替代,更好的产品不一定会更成功。
Pocket和收趣云书签在这方面则都有着社区共享的功能:
Pocket专门开辟了一个版块能够获取自己关注的人所分享的内容。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推荐、通讯录、Twitter和Facebook上的好友来获得订阅源。
并且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保存到自己的Pocket中,或分享给其他人(但是除了“保存”以外的功能都被折叠在了“…”中,可能是怕区域太小导致误点吧):
收趣的分享体系则开放的多:
1.主动分享:
用户可以分享某篇文章到微信好友、朋友圈、QQ好友、QQ空间、微博、kindle等,并且能够看到自己分享出去的文章被其他用户阅读的情况。
收趣还将分享功能与积分体系联系在了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藏后,阅读人数越多,用户获得的积分也越多,并且可以按照1趣币=¥0.01的兑换比率提现或购买商品。
2.查看其他用户的分享:
与Pocket不同,收趣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内容分享社区,而是与其他订阅源相连接,在首页中就可以在“我的收藏”和“热门收藏”中切换:
虽然“热门收藏”中的内容较乱,但也提供给了用户多种类型的热门内容,只是采取的是超过30人收藏的内容会被列在“热门收藏”的列表中的方式,因此并不是按照用户个人的喜好来筛选的,击中用户喜欢的文章内容的可能性比较低,并不算是推荐给用户优质内容的好方法。
或许是为了弥补这一弊端,收趣用户也可以通过之前提过的“查看来源”功能来获取优质内容。在这里不仅能够查看自己在不同网站或APP来源下的收藏,也能看到其他用户在此来源下的收藏。
通过独立订阅源获取优质内容时虽然不如Pocket直接,但是正因为每个订阅源的产品定位和内容导向都不同,这也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找寻的内容方向来挑选对应的订阅源,例如想找值得收藏的娱乐内容绝不会去知乎,想找值得收藏的体育报道也肯定不会去36氪,而在锁定了用户想搜寻的内容方向后,在单一方向内用户喜好重合的概率则会大很多,因此获取到优质内容的可能性也会提升一些。
小结:
Pocket是以人为订阅源,收趣是以内容来源为订阅源,二者各有优劣。
对于Pocket来说,用户关注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就是这个人觉得值得收藏的我也有很大可能觉得值得收藏;而收趣作为新产品,用户基数小,而且让用户舍弃原来的印象笔记或者Pocket转而投向收趣的难度挺高的,所以如果以人为订阅源虽然理论上获取到符合自己喜好的内容的可能性更高也更便捷,但是对于收趣而言,更可能的场景是内容总量少且缺乏多样性,因此以内容源为用户个人的订阅源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对于收趣而言,或许应该学习一下豌豆荚一览的处理方式,使用户在热门收藏中就能够获取到个性化的优质内容推荐,降低其搜寻成本。
建议3:商业模式上的转变
- 从定位和产品结构上就能看出印象笔记在企业协作上能够扩展到的使用场景远不如专业的团队协作软件(eg. Teambition,worktile等)广泛,因此印象笔记应将资源主要集中在用户个人对内容的生产、剪藏、编辑和管理上,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获取优质内容的渠道,更高效的编辑内容的方式,更快速的搜寻笔记内内容的能力。
-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以存储空间来倒逼用户付费升级我认为并不是一种好的手段,毕竟这是产品最基本最基本的功能,可以效仿Dropbox那样,用邀请好友使用产品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存储空间,而当用户一次性希望获得极大存储空间时再有针对性的向这部分用户收费。
- 如果加入了分享性的功能的话,那么便可以采取流量变现的方式获得更多收入来源,Pocket目前就采取的这种做法。对于印象笔记这种与用户个人紧密相关的信息管理工具而言,流量变现的价值是非常大的。比如用户如果在印象笔记中收藏了某个商品信息、某家餐馆、某个城市、某篇旅游攻略,那就意味着ta有很大的可能性在考虑如何能够享受到这个商品/服务。
其他:
- 在解决内容收集这一需求时,我还考虑了读读日报、Flipboard这类应用。这两个产品在获取优质内容和内容收集这两个场景下有着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正如之前所说,这只是一整个完整场景的开始。当用户将内容收藏进读读日报或Flipboard之后,用户既不能对文中内容进行编辑或加工(比如高亮或加批注等),也不能很快的在自己收藏的内容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因此这两个产品通常只能完成内容的获取与阅读。
- 还有一个方面是之前“目标用户及其使用场景特征”中的第三点:
搜索引擎不能很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自己曾经积累的素材能够帮到自己(这里的素材有可能是自己记录的生活回忆,断然不可能在搜索引擎上找到,也有可能是一些网站上的文章,由于关键词的搜索性不强因此很难找到)
用户在印象笔记中收藏的每篇文章都是从网页或APP中剪藏而来,也就意味着可以在网上找到,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易获取。很多时候由于关键词的搜索性不高导致一篇文章在搜索引擎中并不容易获取,有时也会因搜索性太高而被大量广告内容占据多屏,或者一篇文章被不同网站转载过,导致出现很多相似标题的搜索结果。
而印象笔记模仿的是人的记忆过程,同一篇文章一般只会收藏一次,并且之后能够获取的也都是自己曾经收藏过(类似于记忆过)的内容,因此当用户想要搜索的内容是自己曾经收藏过的内容而非新内容时,在搜索效果极好的前提下,通过印象笔记就能够在用户的个人资源库中找到相关性最高的内容。比如在我写这篇产品分析时,同样是输入“印象笔记”,从我的印象笔记里找到的内容就比在搜索引擎里找到的精准很多,内容也足够丰富来支撑我写完这篇文章了。除此以外,在每篇内容中印象笔记还提供推荐相关内容的功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很像人类的关联记忆,或是搜索中的关联搜索。
虽然在回顾自己的“记忆”时这种方法更为高效,但不足之处就是这种方式和记忆一样,只能回顾老内容,不能像搜索引擎一样搜寻自己从没见过的新内容,也就无法获得如搜索引擎中那么广泛的搜索结果。
总结:
整体而言,印象笔记这款产品虽然解决了用户的特定需求,并且也成为了众多内容类产品的一个功能(能够剪藏该页面内容),这使得它具备了长久存活下去的潜能,但是并未使人们觉得离不开这个产品,也就使得印象笔记没能取得长久的成功。不过我仍然认为印象笔记这类产品在信息时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越多越杂、信息量增长越快,越需要这类产品来帮助用户沉淀自己最喜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