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的需求,才是读书的原因

一本书看了很久看不完,看完了前面的也全忘了。

不知道看什么书,强打精神也无法坚持看完一本书。

爱买书,可家中堆的书形同虚设。

这是我没有掌握阅读方法前的状态。

现在,我觉得家中的每一本书都有它的价值和作用,每一本书我都可以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认真读完一本书。后来我坚持去读,可读完了,发现自己什么也没记住。后来知道是阅读的方法不对。

我就开始看有关提高阅读效率的书籍。买了很多本,看的时候很过瘾,但做起来却很生疏。因为新的阅读习惯培养,需要刻意训练,需要每天重复。如果今天按新方法,好久不读书,再拿起书本,又回到以前的没有效率的读书上去了。

那么想有效率的读书,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切围绕着自己的需求开展读书!

想读一本书,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想从书中了解什么信息?

这是我们选书的初心。

一、读书前要设定读书目标!

读书目标可以是以问题形式出现,比如读教育孩子类的书籍,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孩子?怎样立规矩孩子能接受?

带着问题开始阅读,更能集中注意力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二、只读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其余跳读。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不停的提醒自己,只读自己认为重要的,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不重要的,跳读。一来不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集中精力寻找问题的答案,二来时间也节省了,读完一本书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三、设定读书时间!

读书和我们对待考试同等重要。你不可能边读书还能边进行其他与读书无关的事情。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就只进行读书这一件事。这将有利于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读书时间设定可以按照番茄工作法,设定30分钟或60分钟为一个番茄时间。看看自己每天能吃几个番茄时间。吃的越多,说明有效率读书的时间越多。

四、整理读书笔记,输出成文。

读书笔记是我们记下的精华。零散,重要。通过整理读书笔记,等于又把书中的重要内容复习了一遍。输出成文,笔记内容就是文章的主旨。既能练习写作,又可以锻炼我们架构一篇文章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读完一本书,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加深我们读完书后对书中内容的记忆。通过制作思维导图,一本书中对自己重要的内容,印象会更加深刻,记的也会更长久。

思维导图可以附在一本书的前言处。需要时随时翻开看看,就大概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了。

其实有关读书的方法还很多,每个人都有适用于自己的高效方法。还是那句话,对自己有用的才是最重要的。方法要去用,不用,方法永远是方法,自己还是无法提高。别人的经验,我们学会借鉴,学会去应用,逐渐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想这才是读书的重要和魅力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34评论 3 13
  • 离开宿舍楼,我根据胖头鱼的指示,绕到了宿舍楼后面,走向教学楼。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里没有早操也就算了,怎么连升国旗...
    尤子缘阅读 519评论 1 1
  • 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未得的不执求。 拥有不是放下的前提。 有的人没拥有什么,还是能够恬淡安然地过好每一天;有的...
    不见欢阅读 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