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走进三门中学 走进留守的孩子们

       接到天元区未成年保护中心、心关爱社区心理服务中心文老师的电话,邀请我参加三门中学教育帮扶活动,三门镇恰巧是我所在的警官培训中心“网格走亲”联系点,前几天才去过镇上,到松柏村走访。当时就听网格员说村里的孩子有一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此次文老师又提到应学校的需求,针对学校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的现状,需要讲授亲子关系的主题。提到留守的孩子们,心底一丝柔软的弦被拨动,欣然应允。

        亲子关系,说什么好呢?主要还是要从良好的沟通开始吧,于是我准备了《亲子沟通   从心开始》的课件,希望采用互动体验+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和孩子们交流这个话题。4月23日,一个久雨放晴的午后,天很热。我们一点多到达三门中学,已经有两排孩子站在校门两边迎接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了。孩子们很有礼貌,干干净净学生的样子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教育帮扶活动开始,一个很精干的年轻领导阐明了教育帮扶活动的主旨意义,一批包括清华、北大来的选调生和孩子们见面,让我也感叹上级部门对孩子们倾注的关注和用心。

      会后,开始我们的授课。我负责初三的两个班,分别进行。课程都从热身活动开始,课堂一下欢声笑语起来。之后进入“你说我画”的体验环节,希望通过体验互动,学员分享和老师提炼总结的方式让孩子们意识到一个有效信息沟通的要素有哪些,并希望将活动中的体验和生活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做一个迁移联系,让孩子们有所感悟。孩子们做的时候很投入,热情大方,分享也很有自己的想法。那一双双朴实的眼睛和真诚的笑脸,专注倾听的样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谈到和父母的积极沟通的小技巧和我所了解的父母时,孩子们说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少能回来,声音里有些无奈有些落寞。孩子们戏谑的说爸爸妈妈好多是用棍棒和骂来教育的,吐槽爸爸妈妈最大的爱好是打麻将,而对他们最大的期望异口同声都是考个好大学。我想,孩子们的父母肯定是爱孩子的,可是如何爱,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需要的,也许让父母学习成为好父母更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一个男孩和我说,他父母都在外地,很少能回来,他和奶奶生活,奶奶又患了癌症,现在大多时间是他在照顾,生活的担子压在初三学生的他身上,感觉好有压力。当进入“我所了解的父母”这个环节,我问他们知不知道父母亲最得意的事是什么时,男孩大声说最得意的事是生了我!虽然边上的同学在笑,但我听到了他的笃定和倔强,瘦削的身体里爆发着力量。临近课程结束,后排有个女生悄悄抹眼泪,走过去轻声安慰,孩子一边哽咽一边又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我想,这些父母在外打工,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早一些承担生活的担子,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非常需要关爱,也在生活中学会了理解和体谅父母,学会了坚强,我一直深深的记得孩子们脸上散发出的朴实和真诚,干干净净,本身就是一种治愈的力量。

        愿生活对这些孩子们温柔以待,愿孩子们一直保有这份干净,真诚和朴实,如这四月天一般沁人心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