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王导相对比,为什么王羲之会更加出名?

王羲之40多岁的时候,他已经退离官场,不再去关心官场上的事情,他特别喜欢谭玄,于是他就和同道的一些朋友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比如说兰亭集序写到的就是他们聚集在会稽山那个地方所写的诗,而王羲之为他们写了一个序。

首先先是建造了时间,他们在什么地方进行了这件事情,他们所在的这个会稽山有非常多的竹子,而且还有小溪水,就像一个诗意的东西,他们也在这里做着非常有诗意的事情,比如说喝喝酒,然后写写诗说说话。

王羲之写完这些景色以及他们所干的事情之后,他还在追问一些事情。不知老之将至。这句话表面意思就是说,不知道老会何时到来,其实他是在说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只要你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时光过得飞快,虽然说时时间过得很快,但是这件事情是有意义,使我感觉到幸福。死生亦大矣。他是觉得生死很重要,并非说我不怕死,这就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一件事情,生死很重要,并如果在这短短的生命之间,你没有寻找到意义,没有寻找到你想做的事情,每天都是度日如年在苦海中劳逸的话,那么这死或者生都是一样的。齐彭殇为妄作。有些孩子小小的年纪就会死掉,但是如果用这个早早就去世的孩子和一些永远不会死掉的那些长生不老的仙人相比的话,那么小孩就真的不要去寻找意义吗?他需要寻找意义,正是因为他的生命非常的短暂,所以他才去寻找意义,如果说他是长生不老的仙人,他随时想寻找都可以寻找到那还何必去寻找呢?

就在这兰亭集序中,他一直在追问生命的意义。

那我们现在再来对比对比这个王羲之和王衍王敦王导三人对比的话,哪一个人在历史上以及对后人的影响最大首先来说王衍吧。他当官纯粹为了自保,他完全没有为国家考虑到一些,所以说他在历史上并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留下了负面的影响。其次是王敦王敦也不需要太多的描述,因为他进行了两次造反,违背了他们王家的遗训,也就是忠。最有争议的是王导和王羲之这两个人,王导我们在学完之后,看起来王导作出的贡献要比王羲之要大,因为没有了王导就没有了动静,而王羲之他的作为却显得异常的小。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随便去问一个成年人或者一个小孩,你问他知道王羲之还是王道,99%都会说王羲之并不会选择王导,这是为什么?首先我们来说王导做的功绩虽然说没有他就没有东晋,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根本不值一提,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也统一了货币也统一了计量单位,这些事情是如何的重要,那么和王导相比的话,秦始皇显然是非常的有用。其次假如没了王导虽然说没有了东晋,但是东晋没了,王岛没了地球还会继续运转,还会有新的朝代产生,也有可能会有什么南靖北境这些东西都会出来。但是王羲之他的所作所为,他的诗都在追问,生命的意义写出来之后,他可以流传下来,这些事都很值得我们后人去思考,无论过了几千年,几万年都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他的书法是天下第1名,而王导的功绩却不是天下第1名。

王导王羲之这两人相比,王羲之可能对后人的影响更大。这其实王羲之做出的选择,也却是王导的一个更好的选择,王导他所做的事愦愦他没有做到一个更好的选择,也就是在前面王导有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开创一个新的流派,而王羲之他就开创他就选择了这一个选择,虽然说王导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是王羲之他做的更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次说,王羲之他做官,而且做了一个很正直的官,这一次又是什么事呢? 这一次,王羲之他听说宰辅司马昱为了抑制桓温,...
    小凡子星阅读 3,493评论 0 0
  • 一 “方盛寒冰冻,母欲生鱼,祥解衣将剖冰求之,会有处冰小解,鱼出‘’,这个故事说的是王祥,姓王的朋友一定会为这个故...
    N年以后_c040阅读 4,549评论 0 0
  • 走近王谢世家,走近魏晋风度 01 名门望族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历代高官;二、有众多的门生故吏;三、家学渊源;四...
    扬菁阅读 10,539评论 0 3
  • 何谓“风流”?自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待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 对李白而言,风流是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和超然不凡的...
    大老振读经典阅读 6,161评论 8 39
  • 相信大家对王羲之都非常了解,王羲之字逸少,在朝廷任过右军,所以也可以叫做王右军。他是东晋时的名士,是文化,政治与艺...
    Ryanta阅读 4,535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