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李白,谁会如一道光照射到那个十字路口踽踽独行的身影。
如果没有李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游子是否还有追寻梦想的力量。
如果没有李白,多少绚烂的色彩、光和想象力将会在这个世界消逝。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如何去生活中汲取温暖、友情、希望和力量。
……
《行路难》李白共写了三首,其一流传最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这首诗写于李白离开长安之时。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子做的酒杯,盛上最昂贵的美酒。美玉做的盘子,盛上最珍贵的美食。李白擅用夸张手法做比喻诗中多见,不过史料记载李白家境殷实可见一斑,结婚三次所娶之家虽算不得豪门,可谓背景深厚。“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据说当初皇帝赐金还乡的五百两金子也没要。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清酒珍馐却笔锋一转,不能食,心茫然, “会须一跃三百杯”的往日豪情没有了,这对于李白来说是少见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视金钱如粪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放荡不羁,是什么让李白此刻如此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无路可走。据记载,此时正是李白“赐金还乡”之时,得到皇帝的赏识,曾经是李白毕生之追求。然而,毕生所求,不过如此,我该去哪里呢?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子牙和伊尹求仕之路与科举考试求得仕途发展走得是完全不同的路径,姜子牙闲座溪边钓鱼,伊尹梦见乘船经过日月,两位都得到了帝王的重用。诗人在此是在借这两位自嘲自己的求仕之路吗?雄心壮志,满腹经纶,孜孜以求,却落得此进退维艰地步。还是仰慕两位先人的人生态度,淡泊宁静,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发出了郁积心中已久的慨叹和对灵魂深处的叩问。真正的艰难不是冰塞川,雪满山,而是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世上真正最难的事是选择,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李白的诗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永远给你无限的力量和希望。面对人生的困惑困境仍然给出了最自信,最响亮的回答。这句诗为后人传诵,激励而千古流芳。如果说什么是真正的诗人,伟人,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我想不过如此,不知道这和稻盛和夫讲得自利利他,佛法讲得慈悲和普渡众生是否有关系。
全诗格式考究精致,韵律自然流畅,低沉中孕育力量,高亢中饱含自信。
全诗立意深远,看似写出了人生困境中的大自信,实则是人生道路选择在心灵深处的叩问,多歧路,今安在?
人世间漂泊,最难是选择。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还是保持众人皆睡我独醒?以李白的个性决做不到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倒是这世间能做到这些者好像却没什么烦恼,这世间真有意思。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的李白又该去向何方呢?既知道是梦,为什么还这么迷茫?
李白的一生,心比天高,才华绝冠,雄心万丈,踌躇满志,期待能安社稷济苍生。他也曾走到人生的巅峰,却如李宗盛《山丘》所唱,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离开长安之后曾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该去向何方。李白虽遵从道门佛法,但积极入世之心并未改变,否则不会在暮年误入歧途,差点被流放夜郎。关于李白的死有好几个版本,人们相信他是因为酒醉跳入湖中捞月而死,更是相信他至死都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李白的一生没有太多的高光时刻却为世代后人所思念,作品为后人所品读,精神品格为后人所鼓舞的重要原因,是他永远对前途乐观,充满希望的人生态度,而非他取得的成就。他的一生是践行佛法的一生,是修行的一生,是了悟本无生死真谛的一生,这是人生大自由之关键,也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这让我想起了臧克家有名的《有的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百代皆袭秦制之说,今人古人所处社会并无太多不同。虽然世人给了李白至高的评价,却又如同俗世中的芸芸众生没有差别,为了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追求,在时空的隧道里我们能找到与李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维摩诘经》中有一句话,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意思是一个人要修行不能离开现实世界,也离不开现实世界,即使是出家人也是在现实世界中,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修行,在每一日,每一行,每一念中觉悟修习。
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的,比如婚姻,家庭,工作单位,真正的修行反而是在这些我们经常生活环境和人中。当然,你说,现在的时代婚姻、家庭、工作单位不满意很容易就能解除掉。但是,离婚或换工作就能事事如意了吗?李白、苏东坡、王阳明等这些人如果仕途不如意又能去哪儿呢?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总结出了世间的规律 。家庭、婚姻、工作单位可以不同,但是人性在哪里都一样。这世上也没有坏人,也没有好人,只有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的人。
多歧路,今安在?
路其实就在当下,
在自利利他、尽人事,听天命,不烦恼的布施中。
在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持戒中。
在勘破人世真相,不复起不复念的忍辱中。
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精进中。
在不羡慕,不旁骛别人的繁花似锦,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的禅定中。
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般若智慧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山巅并不是目的,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片段。
附《行路难其二、其三》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