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概念
变量相当于内存中一个数据存储空间的表示,可以把变量看做是一个房间的门牌号,通过门牌号可以找到房间。同样,通过变量名也可以访问到变量(值)
6.2 变量使用的基本步骤
声明变量
赋值
使用
// 声明变量
var i int
// 赋值
i = 10
// 使用变量
fmr.Println("i=", i)
6.3 变量使用注意事项
变量表示内存中的一个存储区域
该区域有自己的名称(变量名)和类型(数据类型)
Go语言变量使用的三种方式
(1) 指定变量类型,声明后若不赋值,使用默认值
// 指定变量类型,声明后若不赋值,使用默认值
var i int
// int的默认值是0
fmt.Println("i = ", i)
(2) 根据值自行判定变量类型(类型推导)
// 根据值自行判定变量类型(类型推导)
var j = 10
(3) 省略var,直接使用【:=】进行声明并赋值
// 省略var,直接使用【:=】进行声明并赋值
name := "LeoLee"
多变量声明:在编程中,有时我们需要一次性声明多个变量,Go语言也提供这样儿的语法
// 指定变量类型,声明后若不赋值,使用默认值
var i int
// int的默认值是0
fmt.Println("i = ", i)
// 根据值自行判定变量类型(类型推导)
var j = 10
fmt.Println("j = ", j)
// 省略var,直接使用【:=】进行声明并赋值
k := 10
fmt.Println("k = ", k)
// 一次性声明多个同类型变量
var n1, n2, n3 int
// 输出
fmt.Println("n1 = ", n1)
fmt.Println("n2 = ", n2)
fmt.Println("n3 = ", n3)
// 一次性声明多个不同类型变量
var i1, name, i2 = 100, "LeoLee", 200
// 输出
fmt.Println("i1 = ", i1)
fmt.Println("name = ", name)
fmt.Println("i2 = ", i2)
// 一次性声明多个不同类型变量
var i3, gender, i4 = 100, "男", 200
// 输出
fmt.Println("i3 = ", i3)
fmt.Println("gender = ", gender)
fmt.Println("i4 = ", i4)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Go语言即支持一次声明多个不同类型的变量,同时也支持一次声明多个相同类型的变量
全局变量:在Go语言中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就是全局变量
var (
number = 100
lastname = "xin"
)
该区域的数据值可以在同一类型范围内不断变化
变量在同一作用域内不能重名
变量 = 变量名 + 值 + 数据类型(变量三要素)
Go语言的变量如果没有赋初值,编译器会使用默认值,如int默认值为0,string默认值为空,小数默认为0
6.4 程序中【+】号的使用
当左右两边都是数值型时,则做加法操作
当左右两边都是字符串时,则做字符串拼接操作
6.5 变量的数据类型
Go语言数据类型.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