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夜色,我在凌晨三点半抵达了齐齐哈尔——这座传说中的黑龙江第二大城市。七个小时的海拉尔硬卧之旅,把我精准地投放在这座城市最沉寂的时辰。
走出齐齐哈尔站,竟发觉天边已透出微光。平日此刻,正是酣梦最沉时,大脑还迷糊着,偏被一股清冽的晨风兜头一吹,激灵灵打个冷颤,那点残存的睡意瞬间被驱散,只余下几分初秋的寒凉。
凌晨三点半的齐齐哈尔,无处可去,也无处可投。只好背着全部家当,在空旷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溜达。
第一眼的齐齐哈尔,便以它的“大”震撼了我。那街道,宽阔得简直可以与机场跑道媲美,人行道更是气派,竟比南方许多城市的机动车道还要敞亮。可以想象,若在白天,过这马路定是场小小的冒险:走到三分之二处,红灯亮起,便需脚下生风,冲刺而过。然而此刻,凌晨的街道空寂无人,我大可悠然踱步,不必担心任何车轮的叨扰。这份空旷带来的安全感,源自那一眼望到头的坦荡——就算真有车来,司机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优雅地转弯或刹停。齐齐哈尔的道路,以它辽阔大气的身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走着走着,生理需求不合时宜地冒了头——急需解决“三急”问题。然而,从凌晨三四点晃悠到五点,我硬是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寻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沿街所有的店铺,包括那些看起来颇为气派的酒店,都紧闭着大门,连灯都吝于点亮。这倒也寻常,毕竟,谁会在凌晨营业呢?
好不容易,终于发现一个公厕标识!满怀希望走近,却被一块牌子兜头浇了盆冷水:“开放时间:8:00”。我简直要揉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公共厕所竟有“营业时间”?闻所未闻,大开眼界!这究竟是为何?莫非负责清洁的大爷大妈,也如机关干部般按时上下班,他们不上岗,百姓的“紧急事务”就得按下暂停键?可这“三急”之事,如何能等闲视之,听凭钟点指挥?我这个南方人,委实是百思不得其解。
幸而,五点一刻,太阳已经明晃晃地普照大地。此时,我们瞥见了“白云国际酒店”敞开的旋转门(或是它恰好此时开门营业?)。我们小心翼翼地探身进去,大厅里空寂无人。但天可怜见,洗手间的标识赫然在目!而且是免费开放的!那一刻的感激之情,真是无以言表——这凌晨最大的生存难题,总算得以解决。
如释重负,肚子却又开始抗议。我们继续在街上逡巡,期盼着能撞见一个早点摊。若在南方,此刻街头早已是蒸腾的烟火气、喧嚣的叫卖声,觅食易如反掌。可这偌大的齐齐哈尔城,依然冷冷清清,寻不到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
五点三十分,远处一块“沈老头包子店”的招牌跃入眼帘。本不抱太大希望,走近一瞧,竟发现店内有人影晃动,正吃着热乎的早餐!我们几乎是扑上去推开了那扇门,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一口气点了七个大包子、一盘蒸饺、两碗金黄的小米粥,外加一碟开胃小菜。价格十分亲民,包子才一块五一个。小店渐渐热闹起来,顾客络绎不绝,看他们与老板熟稔地打着招呼,三言两语便点好单,便知这定是家口碑扎实的老店。尤为可贵的是,在这“弹丸之地”的小店里,居然还附设了一个小小的卫生间!这份体贴入微的“一条龙”服务精神,简直令人击节赞叹。行行出状元,此言不虚,小小包子铺,亦能做得如此风生水起。
热腾腾的包子下肚,小米粥熨帖了肠胃,浑身都充盈着满足的暖意。我们寻到了开往扎龙湿地公园的306路公交站点,搭上了首班车。迎着灿烂的晨光,向着“扎龙”进发,去完成此行齐齐哈尔最重要的使命——拜访那优雅的丹顶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