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的游戏


像图片上的孩子可以平静的接受打针,是几岁孩子可以办到的事情。半岁会不会太早,5岁会不会太迟?你的接受程度是几岁?坦白说,我还没有想好,可我1岁半的儿子办到了。

我记得我4岁多生病的时候打针,呼天喊地的不要打针,找奶奶,找爷爷,找谁谁,就是不找妈妈(因为妈妈拿着针准备给我打。)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终于第一次忍住了打针。相比较而言,我儿子很厉害啊,在这一点上他比我强很多。可是,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是我今天想和你分享东西。

游戏:在我抱着丹尼尔去打疫苗的路上,我和他做了一个叫做“打针的游戏”。

“丹丹,妈妈抱你去打疫苗哦,疫苗就是这样在胳膊上“噌”一下。”我边说边在他的三角肌附近用手指点了一下,然后我又在他的胳膊上比划了几下,嘴里还发出“噌、噌、噌”的声音。他觉得这样很好玩,咯咯的笑了。然后我又想到了一周半是两针,我又从另外的胳膊上比划了几下。之后来回的在两个胳膊上点。 丹尼尔觉得这个游戏,不停的咯咯的笑。

我们先去了体检的地方,称体重和两身高都是很好玩的游戏。称体重太过瘾,又反复的称了几次。然后到了接种室,接种室里有小朋友在哭,丹尼尔在我的怀里指着门口的方向说“走,走”。我看到我们还要在等一会,就果断的出来,不影响孩子的心情。轮到我们了,我抱着丹尼尔又和他玩了几下打针的游戏,我还告诉他“打针会有点疼,但很快就好了。”

就这样,第一针下去,他没哭。我暗自有点惊讶,但仍然平静的说,“还要在这个胳膊上打一针哦。”第二针下去,他仍然没有哭。我内心中给他直伸大拇指。

现在我想复盘一下,是什么让丹尼尔没有哭呢?

1.提前做准备。准备包括:游戏和可能的情绪体验。游戏:打针的游戏。可能的情绪体验:打针会有一点疼,但很快就过去了。

2.保持愉快的心情。我们之前去了体检室,每一项也像游戏一样在进行。并且,避免被别的孩子的情绪感染到,我们在户外玩了一会直到轮到我们打针时。

3.打针护士的水平很重要。又快又准。

4.妈妈心态要平稳,如果是孩子哭了,那妈妈平静的心态会让孩子很快恢复平静。

可是,不哭会有什么好处吗?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孩子不哭呢?我想不哭只是一个行为,不哭的背后有什么意义吗?我想到了:

1.孩子对于要发生的事情是有预判的。了解将要发生的事情,对于孩子无论是情绪的稳定还是认知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成人的世界中,经验无处不在,让孩子积累他的经验,对于他今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2.孩子对于世界的解读的形成。我们常常在说,孩子会形成自我的解读,这是我们无法左右的。然而,我们可以影响他的对世界的解读方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努力获取的还是天赋异禀的。

我用了什么?我想这两张正面管教的工具卡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铁定是要走的 别拦着 我的春天 桃花笑靥 杏花洁白 梨花也是要开的 要走进去 荡出浊气 吸几口清风 闻一闻香味 铁...
    北疆牧者阅读 384评论 3 3
  • 该解决的事 都无法躲
    anneandsui阅读 234评论 0 0
  • 爱来之时食无欲,恨之将至寝难安。 嗔癫本是为君致,痴情又有谁人知。
    郑贤仕阅读 793评论 0 0
  • 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碰触。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好好谈过一场恋爱,突然想静下心来的谈一场恋爱,不求结果...
    沐子文阅读 2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