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身在职场的你,会因为自己的角色而苦恼。
比如,我是不是不适合做技术,是不是应该做管理呢?
或者你因为一些因素,认为自己做某个职位,并不能让将来的自己幸福,所以你想换一个职位? 比如工程师35岁后写不动代码了,该怎么办呢?
自己不喜欢自己的职位,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以工程师为例(其他职位自行转换),等到做技术做的久了,你会发现,你不仅仅需要技术能力,还需要产品能力,需要管理能力,需要市场能力,需要谈判能力,需要财务能力…… 你是一个工程师,你为什么需要这些能力呢?
因为你没有理解为什么会有工程师的存在。
那么工程师为什么存在?
答案也很简单,是为了解决问题。
在公司的发展的目标下,分化出了各种职位,也就是角色,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还是产品,还是财务,还是人力资源等,最后都是服务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把公司做好。只是有些角色做的久了,你就认为这是理所应当,深刻的认同感让你忘记了角色本身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把你牢牢的套在了里面。禁锢住了你的思维,让你没法看到角色以外的东西。
当你以角色内的视角看问题时,你以为问题换一个角色就可以解决。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限制,当你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角色,你会发现,你会遇到其他问题。 最后你发现问题是无解的,这时也在提醒你,你的视角错了。
当你把自己的视角,从角色中移出,放到角色之上,你会发现问题,你所担心的问题,其实并不存在。 就像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问题,“做技术还是管理?”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角色的存在是为了把公司做好。至于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什么事情,你想完成一个什么事情。
无论是哪个行业,金融也好,区块链也好,教育也好,其他什么行业也好。你都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现在行业的痛点时什么,痒点,爽点是什么,然后满足这一点。一切的做事,都是从需求出发的。如果你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你就可以不断的进步。
有些人不想做工程师,只是不想做一个只会执行的工程师,而是一个产品加技术加管理,并可以将产品做到盈利的工程师,或许是一个可以看得懂财务报表、市场发展趋势,知道该如何调整产品方向、如何改善技术的工程师。当你做到这些,你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师了。
所以工程师,只是提供了一个切入公司业务的一个视角,也是你人生的一个视角(人生视角以后再聊)。
再说一点,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分工,只是为了让公司更高效的运转。工程师不是做出了某个东西就完事了,而是要知道为什么要做,要达到什么效果。 如果没有达到,是因为技术问题,还是方向问题,虽然有所分工,但是总体的目标是一致的。大目标是每个角色都要知道的,是每个角色都需要去检查的。
分工不是为了分出等级,而是为了提高效率。 分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所以说,无论技术、管理、产品、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个目标。让公司更高效的运转。
需要知道的是这种分工只是一种分工方式,并没有任何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现在的分工方式是过去留下,适用于是过去,现在也许适用,这个时代在变化,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也在变化,进而需求也就变了,最后公司要满足需求的产品也会变化,人才结构也会变化,制度也会相应的变化。
还有一点需要明确一下,就是角色和做角色的人不是一个概念,别混淆了。技术是一种手段,管理也是一种手段,产品也是一种手段,但是做技术的人、做管理的人、做产品的人不是一种手段。
无论是那种分工,整体都是不分家的。而你只是更偏重于某一个环节。没有谁高于谁,只要你明确了,把事情说清楚了,你就可以去推动任何一个其他角色。
说白了,就是谁掌握的有效信息更多,谁的话语权就更重要。
所以,不怕别人把你绑在工程师的角色下,因为这时你还是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最怕的就是你自己把自己绑在工程师的角色下,这时你的思维方式,已经让你看不到问题了。
如果你一直想要转变角色,想要做销售,想要做管理,想要做产品等。 只是想要从其中一种的一个角色换到另一个角色下。你需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已经入坑了。其实你的角色,不仅可以只有一个,或者说这个角色的比喻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比喻限制了思维方式。而应该换一个比喻,比如说,你是一个玻璃球,那每个角色是一种颜色,而你本身就是五颜六色的,但大家会把你最显眼的那个颜色,作为你的标记,比如红色球,但你并不是一个纯色球,当你的其他颜色慢慢凸显,比如蓝色,那么大家就会把你叫做蓝色球。无论别人怎么称呼你,但你自己要知道自己是一个彩色球。
最后,说句题外话,当你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时,你需要的是转换视角。 这种思维,你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