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破败的屋子里,一位老人钻了进来。老人手里拎着荷兰鼠笼子,一只荷兰鼠在里面不断登着小栏杆,拼命的想逃跑,可笼子是圆型的,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逃脱,但它依然不死心,不断尝试着,不知要跑到何时。老人身上淋了好多雨,上半身已经湿透。原来外面正下着大雨打着闪电,老人是来躲雨的。老人面色凝重,包含沧桑,一双眼睛暗淡无神。他一进屋,环顾四周,这是一个破败的屋子,中间有一张四方桌子,几把破旧的椅子,剩下的四周是好多蜘蛛网,网上的蜘蛛一动不动等待着猎物,屋角蹲着位小男孩,十三四岁的光景,估计也是躲雨。应该好久没人打扫过这屋子了,老人心想。他把笼子放在桌上,拖了上衣,用手使劲拧了好多雨水,然后抹了下椅子上的灰,把衣服搭在上面,站在门口等雨停。这时来了个中年人,同样跑来躲雨,身上已被雨水打透。一进屋也是脱了上衣,拧干。中年人表情刚毅,面色凝重,眼神十分坚定,但却若有所思。闲着也是闲着,老人问,小伙子是不是有心事?是的,中年人也不忌讳。哦?方便和我说说吗?中年人想了想说,最近想要创业,但听到好多反对的声音。这时,物角的小男孩听到说话声,看向这边,竖起耳朵,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老人看了看小男孩,面色惊骇的说,什么?创业。小伙子,疯了吧?创业很危险的,多少人创业都失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哪有几个成功的呢?我劝你,有些事不能做。这时外面雨下得更大了,又刮起了大风。中年人打了个寒颤,顿了顿,继续说,朋友也是这样说的,父母更是难以理解。老人追问到,那为啥还要做这傻事呢?中年人想了想,眼睛闪现一丝厌烦的神情。之前,我的祖父对我说,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安身立命,祖父一生生活很平淡,他当过车间主任,分厂厂长,我也很喜欢这样的一生。然后是我父亲,父亲遇到了改革开放,他是按照祖父说的,拥有一技之长。技术纯熟,在国企单位先是职员,然后是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最后到了全所的科技带头人。妥妥的在外人年前很风光吧?但生活根本没什么改变,工资也不见得比别人多多少,他们那辈赶上了改革开放,父亲因为家里也没有跳海创业,工资就是工薪阶层的水平,到退休后又要到北京,继续给别人打工。一辈子都在为人打工,也没有攒下来什么,最终退休终于可以领到养老金,还要出去奔波。我不喜欢这样的人生,祖父那个年代节奏慢,政策环境都支持,所以靠技术施展得开,可以给你提干。父亲这辈,时代稍微有所改变,单独靠技术也可以勉强应付,只不过有些奔波,但是在国企也算比较悠闲的了。
可到了我这个时代呢,时代变化了,我之前还是傻傻的相信,靠技术可以安身立命。但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发现这个想法简直是可笑。老人忙问,有什么可笑呢?大家不都是靠着一技之长吃饭呢!多少人都在打工,这不很正常吗?
中年人继续说,首先我发现单独靠技术在一家公司很难升上去,原因很简单,是没有人愿意教你。建国那个年代,人们都很单纯,只要你肯学就好了,单位有人带。改革开放那个年代,也还好点,公司会给你钱让你去深造。可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没人愿意教,在公司都怕你比我强赶超我,大家都因为各种利益关系,排挤别人。公司也不会傻傻的拿钱去深造谁了。所以技术很难提升上去。
另外即便你技术很厉害,也很难提升上去,我在几家公司干过。所有领导都是空降的,很少有从底层完全干上去的,因为好工作的话领导根本不愿意走,不好工作,领导走了,下面人也不愿意干。这是其一。
其二,公司只是认为你是打工的人,他会想方设法的克扣你工资。公司领导层是一个圈,他们把他起个名词叫做核心员工团队,我们搞技术的只是外人,低等下人。所以在心理就把你排挤在外了。更不会有什么提升空间。说到这,中年人面色扭曲,似乎想起了什么痛苦的经历。
墙角的小男孩,好像被话题吸引了,向前探了探身子。中年人又继续道,我发现所有公司的领导都是一起创业,创业成功后才当上的,很少有公司的领导是公司做大了之后,从底下的人提拔到核心团队的,我承认有,但是很少。这种情况只有在公司业务线扩展时候,没有人干的前提下才会发生。但是这种时候公司为了尽快扩展业务线大多数情况都会从外面请别人干,因此从底层提拔的概率又小了。
在说说那些北上广给大厂打工的人吧,大多数情况,我都是这样说的,我有一个同学或者同事,在华为或者美团,年薪几十万,他们年薪都几十万了,为啥不干个几年就不干好不好。比如干十年,五百万,不干了,不就完了吗?可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他们依然还在那加班加点,你和我说他们那是梦想,那是情怀。我不信,或者说哪个华为的员工,干了几年之后回老家了,买了套房子,找了个国企工作悠哉悠哉,但故事往往到处就结束了,然后呢?然后他们会经历什么,没人说了,那我告诉你,现在国企改革,他们会发现国企好像也不像之前想的那么悠闲,随着国企改革纵身发展,迟早有一天他们发现靠,我挣的比之前少怎么加班还越来越多了呢。
外面电闪雷鸣,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狂风席卷着暴雨,在外面咆哮着这,肆无忌惮的冲刷着这时间的一切。小男孩被这呼啸生吓着了,蜷缩起来,但还竖起耳朵听中年人继续说。
中年人也被外面的情景声震惊了一下,但立马又恢复了坚毅的表情,继续说道,我看见最多的是某个公司的懂事长,悠哉悠哉的游山玩水,某个经理把公司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多出很多空闲时间来。而给人打工的人永远都活在温饱的边缘,被人利用压榨。说你一定要学技术啊,一点一点来,技术好了工资就会高,高了又如何呢,那些在大厂打工的工资也很好,多少年了,还在加班加点,估计是一辈子加班加点了。
我技术再好到头也是我父亲的水平了,不也是这样吗?老人忙打断中年人道,小伙子,你说话太绝对了,你看那些经理,还有懂事长表面那么轻松,其实背地里受过的苦,你是不知道的。你只看到了表面而已啊
他们创业成功了,要经历多少失败才得到的。中年人听后笑了笑,朗声道,我学过易经,看过故事,我知道,人的一生苦难的总和是不变的,无论你受过多少苦也好,想过多少福也好,每个人的总量是不变的。你前半生吃苦,后半生享福,后半生吃苦,前半生生享福,总和是不变的。前段时间我经历了疫情,幼儿园不开,但工作还得继续,我只能请假回家照顾小孩,特别困难,我要看领导脸色,我每天诚惶诚忧心匆匆,生怕领导为了此事找我麻烦。这只是小事,赶上疫情,你知道给别人打工有多不方便,时间都绑的死死的。谁又能保证家里没有什么事能,一旦遇到家里走不开的事情,请假一个月估计单位就把我开了。这种不是苦吗?若是我那时年迈,又找不到好工作,这不苦吗?我苦为人打工一辈子,每天悠心匆匆看别人脸色行事,这不苦吗?如果这两种苦要我选择一下,我宁可创业。
老人迟疑了,悠悠的说,创业可不是都能成功的啊?中年人笑到,给你讲个故事
有一天,宰予给老师孔子说:老师您讲的很好、我也很认同,但是我做不到。孔子说:为何?宰予说:我力不足也(意思是我没那么大的能力,你是老师你能做到,你的能力强,我可做不到像说的那么好)。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孔子意思是说:你力不足,力不足最起码是中道而废,努力到一半、干到一半你再说力不足可以理解,可你今天连行动都没行动就给自己画地为牢,还说力不足。
这是半途而废的来由,孔子说这话其实是褒义词。我要试试,我不想画地为牢。这时,风停了,雨息了,天边出现了彩虹,中年人拿起衣服走了。只留下不断叹息的老人,年轻人真是鲁莽冲动,做事太轻率了。墙角的小男孩若有所思。桌上的荷兰鼠还在不断地登着笼子,似乎没有尽头,墙角的蜘蛛️懒羊羊的爬在网上,等待着猎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