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年纪。想往上爬却发现没有机会,和下面比发现根本拼不过刚入职的小年轻;有了一点积蓄,却发现房贷、车贷没还完,孩子就要上学了;自己身体大不如从前,更让人烦心的是父母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公司逐渐开始优化人员,当年那些看不上的企业如今早早因为年龄把自己卡在门外;看着周边一个个没自己学校好、成绩好、起步好的同学整日不是旅游就是聚会,感觉自己和他们的阶层不断拉开。
中年危机真的那么可怕吗?是的。其实不仅仅只有中年才有危机,让我们看看近一年公司的裁员数据:优酷裁员、爱奇艺游戏部门裁员、滴滴裁员15%、京东裁员10%、科大讯飞优化员工、摩拜单车裁员20%、苏宁易购裁员10%、华为计划对35岁以上员工进行优化。
优胜劣汰是每个行业的普遍现象,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些被裁掉的员工也逐渐年轻化,也许年龄是被裁掉一个原因,但不是权重最大的那个,自我满足才是。那些被裁掉的人,多数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平淡机械的生活中埋没了自己,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固有的方法解决问题,没有进步的欲望,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认为稳定的工作才是最理想的。
但是:
越稳定的系统就越脆弱
人们喜欢稳定,是因为他们厌恶混乱和危机,然而,世界是随时变化的,稳定、无变化是暂时的,是最弱的,是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在经济衰退时,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变化,就活该被淘汰。
诺基亚,曾经的手机霸主,如今手机产业已经没落。 1996年,诺基亚拉拢爱立信moto成立塞班公司,2003年诺基亚决定扩大塞班产品生产线,不惜血本推广3650等S60第一版手机, 2005年诺基亚手机全线普及双拼打字输入法,2007年市场占有率超过43%,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诺基亚手机因塞班系统成名,也因塞班系统衰败。作为Google开发的操作系统,安卓一出现就吸引了大量手机厂商,而诺基亚却坚持使用塞班系统,随后几年,安卓阵营迅速崛起,不断侵蚀诺基亚手机市场,最终导致诺基亚手机一蹶不振。
诺基亚管理层拒绝拥抱安卓系统,一方面是因为风险大、投入大;另一方面当下拥有的用户足以带来可观的收入。数据显示,在诺基亚宣布放弃塞班系统时,塞班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还是第一,手机市场的霸主地位,让诺基亚在大环境变化的时候,依然信奉自己当年打天下的那一套方法,沉迷于昨日的辉煌,停留在舒适圈不敢迈出一步,最终只能被时代抛弃。
那些使你成功的,也会让你失败
QQ,腾讯的聊天软件,自1999年起就占据着国内社交软件的头把交椅,虽然这几年有不少竞争对手分食蛋糕,但都不足以冲击腾讯的地位。在手机领域同样曾经是霸主的诺基亚早早衰败,为什么腾讯在社交领域却能屹立不倒。
因为:
它认清了自己,拥抱了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响应更快、功能更简洁的交流方式。不断增加新功能的QQ略显臃肿,导致腾讯失去了不少用户。此时,飞信、米聊等聊天软件异军突起,冲击着QQ的市场地位,这时候如果腾讯还不认清形势,恐怕会步诺基亚手机的后尘。关键时刻,腾讯迅速做出响应,推出更加轻量化的聊天软件:微信。事实证明,腾讯这步棋走对了,借助QQ的用户量,再加上微信对于新环境做出的改变,腾讯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这个如今有着几亿用户的软件不仅保住了腾讯在通讯领域的霸主地位,还成功遏制了其他社交软件对QQ的冲击,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就是需要这种未雨绸缪的态度。
马云说:阿里巴巴离破产只有18个月
战斗和逃跑是每个人的本能,正是因为腾讯,阿里巴巴这种企业保持战斗的心态,才不断激发潜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如此,人更应该这样,我们应该认清形势,主动寻找变化,走出舒适区。在舒适区的温床上躺的太久了,会让人忘了外面的天气,此刻寒冬已至,只有面对寒冬,才有出路。要知道,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会让我们成长,就像病毒来临,不要去想着消灭他们,而是在体内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