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到深度沉浸如此重要?
专注其实是一种能力,能力弱者极易分心,他们必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学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总是忍不住想做点更有趣的事情,一条热点新闻、一段有趣的闲聊都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重要的事情上移开。
能力强者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够主动屏蔽干扰,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为此他们甚至会主动练习,比如有人会故意在声音嘈杂的地方锻炼专注力,这使他们拥有了随时随地进入深度阅读和思考状态的能力。
因深度沉浸能力的不同,人们最终处在了不同的层次。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那么,既然深度沉浸如此重要,该如何做到深度沉浸呢?
《刻意练习》这本书给了我们大致的答案。“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 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第二, 练习时极度专注
比尔盖茨的父亲曾邀请巴菲特共进晚宴,席间,他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在手掌心上,写上一个令他们影响最深的单词。没想到,两人竟不约而同地写了“focus”一词,即“专注”。
可见,专注是高手的护城河。
沉浸的关键要做到“极度”专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而专注不仅是学习的关键,也是灵感的来源。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曾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这样介绍:大脑在学习的时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意识”的专注模式,另一种是“潜意识”的发散模式。
所谓专注模式,就是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前额叶皮层就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信号,这些信息会奔向与我们思考内容相关的各个脑区,将它们连接起来。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找不到答案,因为真正的答案不一定在我们意识关注的脑区。此时就需要潜意识的发散模式来帮助我们,它能够让大脑跳出原来的工作区域,让神经元随机地和不相关的区域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也许能解决问题的答案。
不过,想让潜意识工作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彻底关闭清醒的“意识”,即彻底忘掉原来那件事。两种模式好比手电筒里打出来的光:专注模式下光束紧密,穿透力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如果拨到发散模式,光柱就会散开,虽然光的强度会降低,但照亮的范围更广。要注意的是,一个手电筒不能同时照出两种光。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李大钊曾说:“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可见,好的学习模式是,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A和B两件事情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如果在做A的时候想着B,在做B的时候想着A,那么意识工作的深度不够,潜意识也无法顺利开启,这种边界不清的习惯对能力提升伤害很大。
第三, 获得有效的反馈
学习的本质就是反馈。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既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
因此,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如果条件有限,反馈也可以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第四, 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两者之间。
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模型: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写在最后:
当你做到上述四个步骤,你就可以进入深度沉浸状态,加上大量的练习,你就能从“聚焦”走向“卓越”。
无论是谁,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后,就一定能走向某一领域的高处。前人的智慧足以使我们走向卓越,只要用心拾取,我们一定能在进化的大潮中成就自己,造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