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我进办公室时,看到只有从乡下中小来学校支教的李老师在,我对她说:“李某某退休了还有一万一千多的工资呢。”
李某某是学校以前的校长,很有名气。在流行校中校的年代,学校里有私立的教学楼和学生。我在学校教过两年书。
李老师说:“那他是正高啊!你从哪里看到的信息?”
我说:“校务公开栏啊!党费公示。退休人员多少比例,在职人员多少比例。某某是六千多。”
某某是我们办公室的,入职不到三年。
我感慨:“还是正式的好啊!”
李老师说:“你呀!生生被孩子耽误了。”
“不能怪孩子,是自己没本事。”我自嘲道,“我呀!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李老师说:“咱这一代还可以指望男人。现在的孩子能指望谁?小年轻们都是自己挣自己花,找对象对方父母不挣钱还不对等呢。”
接着,李老师话锋一转,问:“你婆婆对你好吧?”
“我婆婆,怎么说呢?还可以吧。客客气气,没有冲突。”
李老师说:“那是她指着你养老,不敢得罪你。我婆婆就说了,人家不指着我们养老,说话就冲!”
李老师的先生,弟兄三个,一个姐姐,他是老小。姐弟几个工作都不错。她的公公退休工资高,婆婆强势霸道,对儿媳妇作威作福,对闺女小心呵护的。
我公公婆婆和我爸妈一样,都是农民。我与娃爸倒是门当户对。
婆婆对我好吗?我犹豫了。答案肯定不是肯定的。我婆婆对我不好吗?答案也不是否定的。
我与娃爸是一个乡镇出来的。一个高中,都念过大学。我家姐弟仨,我是老大,两个弟弟。他家姐弟仨,他是老二,有姐姐有妹妹。
经三姨奶介绍,熟人熟关系,从见面到结婚,不到一年。第一面见面,第二面订婚,然后我就从济宁辞职回张家港了。然后申请经适房,结婚。他三十,我二十八。
两年后,房子下来,装修,大妮出生正好住进去。公公婆婆出租了土地,随行。再两年,从港城辞职到了临沂某小城。买了车。租房子。几年内生了俩儿子。中间经历全民月子,又回济宁呆了两年。娃爸工作稳定后,又从济宁搬到临沂小城。继续租房子。然后,在去年,结束租房时代,再次买了房子。
大妮出生十年,公婆随行了九年。除了大妮三年级时,我们刚从济宁回临沂,我没上班,带着仨孩子,是我们一家人居住的。其余时间,无论在港城在济宁老家还是在临沂小城,都是居住在一起的。
港城房子两室一厅,要说不方便,肯定是有的。但好在当时只有大妮一个孩子,我早出晚归,也还能过得去。租住房子三室一厅一卫,我在学校也是早出晚归,除了必要尽量不回家。再次买的房子,四室两厅,如果算上阁楼,房间要有小十个。私人空间足够大,卫生间足够多,互不打搅,在家待着也舒服的。但我工作日中午也尽量不回家。娃爸在单位吃,俩儿子在幼儿园吃,我和大妮在学校吃或在外面吃。不回家,婆婆不用特意做饭,他们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随便。不拘束。彼此体谅,乐的开心。
住在一起时,衣服我洗,我有空我做饭,我拖地我照顾孩子。我没空时,如果孩子的袜子放在洗手间里,有时婆婆也会洗掉。我犯懒,不想做饭,婆婆也会做。她从不支使我,我也从不支使她。
我不想洗碗,我就支使娃爸干。我不想洗衣服,我也支使娃爸干。婆婆不太会用洗衣机洗衣服,她只抢着洗碗。有时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我就笑嘻嘻地解下她的围裙,让她“歇着去!谁的活谁干,不然就光看手机。养懒了怎么办?”
心疼儿子是真的,不情愿让儿子干活也是真的,但我婆婆不犯犟,和儿媳妇较真有啥好处?每次,她都擦擦手,依着我。而这时娃爸也会很识趣地进厨房。
公婆疼孙子,是真疼。接送时,买糖买烤肠买面包。孩子一要就掏钱。我和娃爸说过几次,也听了进去。至于,在我回家前,孩子们偷偷地吃完了,事后我才知道的,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们家房子大,孩子多,需要天天拖地。公公只是扫扫客厅餐厅。厨房地面有时脏的哟!老人嘛,眼神不好,可能看不清。农村生活久了,没有拖地的习惯。我都能理解。等他们都睡了,我也就涮涮拖把,十几分钟就干完了。厨房灶台碗碟哪里没有抹干净,我也就趁自己做饭时,顺手收拾了。
我这个人最烦的就是别人嘟囔我,就是嘴碎,就是唠叨。婆婆或许也是爱唠叨的,我一本脸,一高嗓门,她就知道我烦了,马上住嘴。十多年了,摸清了我的脾气,我也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以前,我或十天或一周,给五百或者一千块钱。我重新上班后,买菜啥的基本都是我捎回去,公婆只负责接送孩子,花销不大。但我也塞钱给婆婆。婆婆说她有,从家里来临沂时,取了公公的养老金,带了几千块。我也没再坚持。
逢年过节,我也会塞钱买衣服给他们。他们也会客气着笑嘻嘻地笑纳。
我对公婆要求很低,也没啥贪图人家这那的欲望,所以,我们家,大的矛盾是没有的。
如此,我算不算有个好婆婆?
李老师说:你公婆年纪大了,生病住院谁拿钱?姊妹几个平摊啊?
我说:几年前,公公脑梗住院,是我掏的钱。
李老师说:姐姐妹妹没给你啊?
我说:婆婆没让给他们说。
李老师说:你傻的。你这样的性格以后肯定吃亏。
当年,大姐刚生了二胎不到两月,在济宁市区。小妹在济南上班。婆婆觉得没大碍,怕她们担心,就不让我通知她们。我想着娃爸也在的,不通知就不通知吧。
我婶子也说我的,说有啥事我可以出钱但得通知她闺女,出了事我承担不起。
住了两周的院,钱是我刷的卡。我想着公婆就娃爸一个儿子,我不出钱谁出?况且当时我港城的银行卡里有几万块钱,刷卡不扣钱取现金还得有手续费。
我说:以后有啥事我就通知她们。
李老师说:就是这样的。一样生养他们的,你不能当冤大头。你容易啊?仨孩子。不要出力不讨好。我们家的大姑子姐就一张嘴,什么都是“弟弟来,咱妈不舒服了,你带他去查查”。好在俺公公有钱,用了俺的钱,他都会慢慢地还给我。我们也就是出个力。你可不一样!你脾气好,别受了欺负。
我这个人脾气不好的。出嫁时,我妈就交待“人家一家人都小声小气,轻言细语的,老实的和馍馍似的,你个大嗓门,可不许欺负人家。”
我不欺负人家,但谁也别想欺负我。我想忍受的忍受,不想忍受的我就发作,全凭心情。所以,内心里没阴影。
不想着别人欺负我,也不想着别人占我便宜,都是一家人,能过去的就和和谐谐过去,不能过去的我也争取我的利益,不会让我自己难受的。
结婚第二年,国庆节回家,婆婆腰疼病犯了。是腰间盘突出,几乎不能下床。我拔的棉花柴,装车卸车理整齐,累的我东倒西歪。
我婶子知道后,都心疼哭了:还你三姨奶奶给说的媒,知根知底的,婆婆就这样的身体?没车没房就图人好,结果公婆还不能干活!俺就这一个闺女,在家都不舍得让出力,出嫁了就休息这几天,你看把孩子累的?怎么不舍得让自己闺女干!
我婶子怎么知道的?一个镇子上住着,谁家庄上没有几个本庄的媳妇姑娘?人家回娘家是给母亲婶子夸奖我的,说我怎样怎样能干,哪知谁的孩子谁疼。人家的一席话,说的我母亲和婶子直掉眼泪。
我倒没觉得怎样。累是累的。但也只累几天。公公个子小,姐姐妹妹没力气,姐姐家的外甥女四五岁还跟着,姐姐也放不开手脚。当时我还没怀大妮,有把子力气。我和娃爸不趁着假期帮他们抢种抢收,等我们走后也是不放心呀!
知道在家,衣服都是我洗,大娘家的弟媳妇说:你就惯吧。累死你完事。等七老八十有你伺候的。
我说:我总不能光洗我自己的吧?顺手的事。
我母亲也说:顺手的事,又累不着。
但我奶奶是坚决不让我母亲和婶子洗的,外婆也只等我妈和姨妈去了才说有衣服要洗。婆婆却从来不在姐姐妹妹在家小住时说有衣服洗,她忙前忙后忙个不停,只会等她们走后躺床上哼哼。
你说,她疼不疼我?对我好不好?
一个家庭的经营,需要互相体谅。我这个人大大咧咧,对小事不太在乎,但凡能过的去,何必大家不愉快呢?无论公婆好不好,但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希望孩子们好。
如此,非原则事情,你好我好大家好,无须计较。心宽一点过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