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曾经的好环境

我们不能说旧小区改造不好,但改造过程中带来的各种不如意甚至混乱,不能不让广大居民头疼,甚至怨声载道。

最近就不断地有人在群里发布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管道没接好,水漏到地下室的,换窗户拆了护栏连人家晾台的雨搭也一起扯掉了,下雨水順晾台流到外墙,既影响正常生活,也不美观。

以前的内部道路划归里社会,小学和幼儿园也改换门庭归属于市教育统管,早晚接送孩子的家轿和电动车堵塞东西南北交通要道,又恰逢进驻各种施工队,整体人员杂乱无章,还催生了马路经济,烤串、烧饼、水饺、点心摊点的推车,随意横七竖八摆放,堵在十字路口,拥挤不堪,还经常造成交通隐患。

大家见面除了唉声叹气期盼这样的乱象早点结束外,还深深怀念曾经的“好环境”。学校幼儿园都是内部办的,老师也都是邻里的家属或刚毕业应聘回来的子弟,学生更是同事朋友家孩子,家家父母兄弟姐妹说起来基本都知道住那个分区,说不定几号楼都了如指掌。

那时的路不是水泥路,但也被这里的人们踩平且光洁了,垃处费每月每户5元,电表就在咱一梯三户的公共空间里,里面电不足会有指示灯闪烁提示,储值后插卡上传即可,十分方便,自从改造成公共供电箱,大家都觉得电表转的快了,谁也不是专业人员,这“跃进式”的转速除了多“吃钱”,其他跟原先没什么区别。再说煤气表换新,气的大小与原先没什么区别,倒是同样人口做饭比原先交钱勤了点,是我们的思维变慢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形势了,还是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调了,老百姓谁也不是专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是大家都感到“钱紧”不够花了。

大家很怀念以前的好环境,虽路不够宽,但秩序井然,最主要的是安全,横冲直闯的基本没有,现在路宽了,人却更拥挤了,步行骑车的心惊胆战,不知下一秒哪路“神仙”会找上门来。

以前路上没有那么多卖烤的、蒸的、煮的食品,人们居家做饭吃的反而健康。单元里的感应灯一年四季都能照亮早出晚归值班员工回家的路,现在公共电因为没有捋顺关系,被相关部门叫停也有半年之久了,楼梯黑咚咚的,一不小心就崴了脚,单元安全门因为缺电随便开闭,净是隐患。

没办法说了,改造是政府的惠民工程,搞成这个样子怎么能让大家满意,倒是一些表面文章做足了:“墙保暖了、路硬化了、绿植栽上了,看起来给小区“涂脂抹粉”了,可实质性的方便居民生活急需的如“社区医院没有,私搭乱建能为社区赚钱的各种叫不上名的“活动室、便民供应站”却见缝插针地此起彼伏,要说方便生活,有益居民人们还是愿意拉回到原先那能带给居民方便的各种基础设施上,不要乱喷别人落后、保守、不支持改革,用这些大帽子抡人,估计大家心里是不服气的,毕竟人心都有一杆秤,公道自在内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