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一棵草,看简书写作

       文  |  刘浏

   闲暇的早晨,与小女在楼顶玩耍。她拿着笔在本子上随意画画,我则徒手拨弄着盆里的花草。

你的经历,就是你的写作源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泡沫箱底,长出了一棵草。我平静地说。

  女儿循声过来,依靠在我身上,问,爸爸,草怎么长到这?

  我说,去年秋天,草妈妈结了一粒种子,因为一场暴风雨,把种子冲离了家园。种子紧紧抓住了箱底,怎么也不愿意离去。今年春天,种子为了见到家人,见到阳光,就努力生长,长成了一棵小草。

  那后来怎样了?女儿问我。

  我说,后来它就长在这儿,就是你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这是我关于草的经历的猜想。 一棵草经历了什么,只有草知道。如果它能言语,述说自己的经历,一定是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定有听众愿意为它驻足倾听。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带着自我的色彩。选取自己所熟悉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一定是与众不同且值得品读的文字。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故事。

   要有用,才有价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花盆里,葱与杂草貌似融为一片青绿,焕发着勃勃生机。实则,都在争着阳光,抢着地盘,谁也不甘示弱。

   葱与草,二者我会让谁留在花盆呢?毋庸置疑,肯定是葱。葱在我炒菜煮面时,可以摘下几根,进行拌料调味,而草不能提供这些价值,所以我只能拔了杂草。

    简书好比花盆,你和我,好比葱与草。虽然我们不存在着明争暗斗,但我们都在被读者选择着。

     如果我们所写的文字有用,能让他人感同深受,引人思考启迪的,读者一定会让我们见到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提供更宽广的空间。

  所以成为一棵葱吧,用文字的香气沁人心脾!

 化腐朽为神奇,需要加入你个人的独特想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把草拔下,拿给小女画画。小女依葫芦画瓢,画得并不怎么样。这是她第一次画草,所以很惊喜。

  之后,小女又给草画上了花朵。指着其中的一朵说:“这朵美丽的花儿,从树上掉下来了!” “这一朵花要送给王后,她特别地好!”

   多么童真,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话儿。

    我们在学写作,总会去模仿别人,吸取别人所长。但是无论如何,哪怕是一件别人写过的事,也要从自己独特的视觉出发,进行联系想象。就像,一棵无所用的草,我可以用来给小女当画画的道具。就像小女,依草画草,让其开出了花儿,又把花儿送给了可爱的人。这是多么新奇有趣的事儿啊!

  一粒沙子看世界,一棵小草看写作。

  当我们总想着从那些成功名家身上,学习写作经验,甚至生搬硬套时,别忘了,转过身来,看看自己。其实,最好的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去看,我们去想,我们去听,我们去摸,并在自己的内心里找到与之有关的东西,那是别人不曾拥有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