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孩子的妈妈拉着我说,“你有没有看看孩子的作业啊?那篇看图说话,指导一下她吧。她虽然写了好长好长,重写她肯定不愿意,但这篇作文老师肯定会让重写的。她写的意思,大概就是下雨了,小兔子拿着伞,小狐狸没伞,然后小狐狸问小兔子能不能借个伞来挡一下雨,然后小兔子说,不行!给了你我不是没伞了吗?唉,这主题应该是分享啊。”
我听完后,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想起了读书的时候,语文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作文每次也是要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而且好容易就会离题。于是我每次写作文就是写议论文,举几个例子,点明中心思想,模版式地答卷。最讽刺的是,初中比较叛逆,好几个学期都没交语文作文的作业,到了中考前,老师让我在《读者》上背了一篇文章,然后无论考试出什么作文题,都套那篇文章,结果我拿了个全级的第一名。
从小树立和引导孩子的三观正确,的确是非常有必要。但试问我们成年人,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我们教导孩子的三观呢?如果我们成年人,是不是都愿意把手中的那把伞,让给小狐狸,甚至是分享一点给小狐狸呢?这里我是打了个问号。对于成年人来说,手中的伞的分量,或许是不足一提,但对于小兔子来说,又或者是她的珍爱。又或者对于成年人来说,人情世故比手中的伞的分量要重,对于小兔子来说,爱就是爱。
我跟孩子妈妈说,行,我看一下,引导一下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