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道夫·史坦纳说过:“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2、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尊重孩子,就是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商量着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心理定势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能利用成人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尊重,主要是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情感。”
3、陈宇老师说:“如果我有50个学生,我一定会以50种不同的方式取得学生的信任……这种信任关系旦建立,将是一根非常牢固的纽带,它会让你在后续的教育中不必那么谨小慎微、说话要时刻防着学生会误会……我们与其把精力花在研究教育管理技巧、策略上,不如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那就是回归到最初的状态——让学生信任你。”
4、正如陈桂生教授所说:“教师相信学生,并取信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之所以不可或缺,是由于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各有个人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教师只有相信学生,并取信于学生,才能使作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经验沟通与情感交流的教育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5、黄向阳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提道:“讨论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经学生集体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则,有助于学生个体态度的改变。它们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承担了执行规定的责任,因而对学生个体会产生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随学生觉察到的集体意见一致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一旦某个学生出现越轨行为,就会遇到集体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使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决定的方式,肯定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