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致沅弟(2)【1334】2025-2-17(2)
评点:无应酬馈赠则不能办事
据曾氏同治三年三月十四日记载,正月二十三日的邸抄已刊出本年京察(当时的京察,类似于今日的年终考核)获优等者十人。其中京官五人,为恭王奕訢与另外四个军机大臣;外官五人,为曾氏及湖广总督官文、四川总督骆秉章、闽浙总督左宗棠、江苏巡抚李鸿章。将近两个月了,他并没有接到正式通知,所以无法具折谢恩。
正式通知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为军机处,二为吏部。军机处办理这种事的为军机章京。军机处系雍正朝设立的专为皇帝办理西北军事的机构。西北军事结束后,军机处依旧保留下来,为皇帝办理日常事务。后来军机处便日益取代内阁而成为最高权力机构,相应的,内阁便名存实亡。所以,从雍正朝开始,清代的真正宰相是军机处领班大臣,大学士成为虚衔。正因为这样,立有大功的督抚便可以得大学士的加衔而不必到内阁视事。比如曾氏同治元年授办大学士,同治六年授体仁阁大学士,第二年改授武英殿大学士,他实际上依旧在江南做他的两江总督,并未进京。
军机处除领班大臣外,还有五六个军机大臣。这些军机大臣由各部尚书、侍郎充当,都是军机处里有实权的人物。另外还有二十多名办事人员,分为四班,日夜当值,他们办理日常事务,在军机处会议上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定权。这些人被称之为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小军机尽管官职不高,没有实权,但他们身处的位置极不一般,国家机密大事他们能得以与闻,文武百官对他们往往另眼相看。若出差到了地方,督抚们都将他们与大军机(军机大臣)一样地当做朝廷要员看待。近代最有名的军机章京莫过于戊戌变法中的四章京: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
曾氏感叹,平时没有给军机处的小军机们以应酬馈赠,到时便一步都行不通。皇帝的考核已经出来了,但他们就是不给你办正式文件,弄得你有苦无处说。你若空口催他,他就说忙不过来,再等一等;你若拿着银子去见他,今日见面,明日就可以如愿办成。这种不显形的以权谋私,真令人气闷!
曾氏是个不善于行贿的人。当你在京为父母请封诰,因为没有打点礼部办事的小官员,结果事情一拖再拖。现在拥有赫赫威仪,自然更不愿意向那些小军机去行贿;结果呢,这些小军机也不买他的帐,就势卡一卡。
只要有有一点的权力在手,便要把他用足用够用过分。呜呼,官场之痼疾,何时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