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因为心爱的玩具坏了而难过哭泣时,你/妳会对孩子说什么呢?
⼀夜冰雹过后,小女孩最爱的树枝也被打落在地。她想把树枝接回去,或是将它留在家中,但小女孩的方桉都被妈妈否决
直到邻居法兰克先生提出建议。法兰克先⽣懂小女孩的⼼情,并陪伴她⼀步⼀步将树枝变成很棒的东西,继续留在女孩身边。
你的感觉有人懂
当孩子失去心爱的东西,如果被大人忽略或否定,而长期压抑自己的失落反应,最终将会影响情感连结的建立,损害往后人生的心理健康。
鼓励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可以寻求支持,透过人与人的频繁互动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自己调节情绪的方式。
当孩子获得敏感与积极的回应,将会以强大安全的社会关係做为后盾,而更有可能在觉察别人痛苦时,勇于承担情感风险,关怀需要帮助的人。
培养同理心的最好方法之一是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共同点。
延申:
同理心(Empathy)的三个层次
1. 认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能从当事人的立场去了解对方的认知状态或思考,也能考虑当事人的处境。
2. 情感同理心(emotional empathy):能知觉到当事人的情绪经验,进而产生和当事人相同的情绪。
3. 表达同理心(expressed empathy):对他人表现出关心、接纳、了解及支持的同理态度,有所行动。
什么是同理心呢?
也称为「共情」,同理心的运用,是一个「渡人渡己」的过程。对他人内在视角的积极关注和努力理解,透过他或她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
去感知对方私有的个人理解的内在世界,就如同它是你自己的,但是从来不丧失这个「如同」的品质,去理解他/她,而不是成为他/她。
1. 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2. 不只是我,还有「我们」;
3.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一样;
4. 同理心需要观察和倾听;
5. 尊重别人的感受。
《我的树枝 The Branch》属于畅谈文化“共好新世界”绘本系列套书其中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