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原创首发】

    第一次读《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心里是亢奋惊喜的,好久没读到这么好的书籍和文字了,舍不得放下,一部关于童年成长、友情背叛及灵魂救赎的感人故事牢牢吸住了我的眼球。

    这本书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讲述了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建立了深厚纯洁的友谊,两人的感情远不是主仆之情,更多的是至死不渝的兄弟之情。特别是哈桑,处处为阿米尔着想,在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比赛中为了自己的少爷可以不顾一切,就像文中所写的“为你,千千万万遍。”而性格懦弱的阿米尔却在哈桑遭到恶魔欺负时选择逃避,哈桑拼命为阿米尔赢得了比赛的第一名。阿米尔虽然赢得众人赞许和父亲的肯定,但在心里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被悔恨和懊恼折磨着,他失眠了,两人的友情也出现了裂痕……阿米尔母亲在他出生时难产而死,他母亲是他爸爸最爱的妻子,所以他与他父亲的关系从小时开始就不怎么融洽。阿米尔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和全部的爱,所以当他看到父亲对哈桑好时,他嫉妒不高兴,和哈桑友情裂痕也进一步加大。他使用不正当手段逼走了哈桑,哈桑走后他的日子不好过,因为他根本无法忘记哈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好会常常怀念和哈桑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在精神上背上了更沉重的负担。

    后来战争爆发,阿米尔的父亲带着他逃离阿富汗去了美国,在那里父子俩的关系得到修复,阿米尔成为了优秀的小说家,也找到了甜蜜的爱情。然而他的父亲因经历太多的磨难和沧桑最终患病去世。二十六年后,阿米尔受父亲好友也就是童年给过他若干帮助的拉辛汗叔叔的邀请,重新回到阿富汗,知道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哈桑的真实身份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和他父亲去美国后,哈桑长大也结了婚,有了聪明可爱的儿子索拉博。内战不断,嗜血的屠杀让哈桑和妻子丢掉了性命,索拉博成了孤儿,还落入了曾经欺负哈桑的坏人手中,阿米尔的不安和歉疚加剧,决定深入虎穴救侄儿。在经历生死劫难后终于救出了索拉博,并把他带到美国与自己一起生活,完成了身心的救赎,也彻底释放了多年来一直压抑的情绪。

    小说非常感人,多处情节让我忍不住掉泪,同时也被阿米尔和哈桑童年的纯真友谊深深折服,对战乱时期两人的命运走向深入思考,感叹生在华夏何其有幸!摘录文章片段如下:

小时候,爸爸的房子有条车道,边上种着白杨树,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在那高高的枝桠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葚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葚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我依然能记得哈桑坐在树上的样子,阳光穿过叶子,照着他那浑圆的脸庞。

哈桑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

我在昏暗的光芒中眯起眼睛,看见哈桑慢慢朝我走来。在河边一棵光秃秃的桦树下,我和他相遇。他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那是我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时至今日,我无法扯谎说自己当时没有查看风筝是否有什么裂痕。他的长袍前方沾满泥土,衬衣领子下面开裂。他站着,双腿摇摇晃晃,似乎随时都会倒下。接着他站稳了,把风筝递给我。“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哈桑伸手用衣袖擦擦脸,抹去眼泪和鼻涕。我等待他开口,但我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在消逝的天光中。我很感谢夜幕降临,遮住了哈桑的脸,也掩盖了我的面庞。我很高兴我不用看着他的眼睛。他知道我知道吗?如果他知道,我能从他眼里看到什么呢?埋怨?耻辱?或者,愿真主制止,我最怕看到的:真诚的奉献。所有这些里,那是我最不愿看到的。他开始说些什么,但他有点哽咽。他闭上嘴巴,张开,又闭上,往后退了一步,擦擦他的脸。就在当时,我几乎就要和哈桑谈论起在小巷里头发生的事情来。我原以为他会痛哭流涕,但,谢天谢地,他没有,而我假装没有听到他喉咙的哽咽。就像我假装没有看到他裤子后面深色的污渍一样。也假装没有看到从他双腿之间滴下的血滴,它们滴下来,将雪地染成黑色。

哈桑的笑容枯萎了。他看起来比我记得的要大,不,不是大,是老。怎么会这样呢?皱纹爬上他那张饱经风吹日晒的脸,爬过他的眼角,他的唇边。也许那些皱纹,正是我亲手拿刀刻出来的。“你会怎么做呢?”我重复。他脸无血色。我答应要念给他听的那本故事书在他脚下,书页被微风吹得噼啪响。我朝他扔了个石榴,打中他的胸膛,爆裂出红色的果肉。哈桑又惊又痛,放声大哭。“还手啊!”我咆哮着。哈桑看看胸前的污渍,又看看我。“起来!打我!”我说。哈桑站起来了,但他只是站在那儿,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好比一个男人,刚才还在海滩愉快地散步,此刻却被浪花卷到大洋中间。我又扔出一个石榴,这次打在他的肩膀上,果汁染上他的脸。“还手!”我大喊,“还手,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我希望他还击。然而哈桑捡起一个石榴,他朝我走来,将它掰开,在额头上磨碎。“那么,”他哽咽着,红色的石榴汁如同鲜血一样从他脸上滴下来。“你满意了吧?你觉得好受了吗?”他转过身,朝山下走去。

雨珠刷刷流下我的窗户。我看见爸爸将行李厢的门摔上。他浑身湿透,走向驾驶座那边,斜倚着身子,向后座的阿里说些什么,也许是作最后的努力,以便让他回心转意。他们那样交谈了片刻,爸爸身上湿淋淋的,弯下腰,一只手放在轿车的顶篷上。但当他站起身来,我从他松垮的肩膀看出,我与生俱来的那种熟悉的生活已经一去不返了。爸爸上车,车前灯亮起,在雨水中照出两道灯光。如果这是哈桑跟我过去常看的印度电影,在这个时候,我应该跑出去,赤裸的双脚溅起雨水。我应该追逐着轿车,高声叫喊,让它停下来。我应该把哈桑从后座拉出来,告诉他我很抱歉,非常抱歉,我的眼泪会跟雨水混在一起。我们会在如注大雨中拥抱。可这不是印度电影。我很抱歉,但我不会哭喊,不会追逐那辆轿车。我看着爸爸的轿车驶离路边,带走那个人,那个平生说出的第一个字是我名字的人。我最后一次模糊地瞥见哈桑,他瘫坐在后座,接着爸爸转过街角,那个我们曾无数次玩弹珠的地方。我退后,眼里只见到玻璃窗外的雨水,看上去好像熔化的白银。

我记得的大体是这样的:他的拳套在午后的阳光中闪亮,他第一次击中我时,我浑身发冷,但很快,我的鲜血就温暖了他的拳套。我被甩到墙壁,一颗本来可能挂着画的钉子刺进我的后背。我听到索拉博的尖叫,还有手鼓、手风琴、雷布巴琴演奏的乐声。身子撞到墙壁上,拳套击打我的下巴。被自己的牙齿噎住,将它们吞下去,我想起自己曾花了无数时间刷牙、清牙缝。被摔倒墙上。倒在地板上,血从破裂的上唇流出来,滴污了淡紫色的地毯,腹部阵阵剧痛起伏,想着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呼吸。我的肋骨断裂,声音跟折断树枝一样,从前哈桑和我经常拿折断的树枝当剑,像旧电影里面的辛巴德那样决斗。听到索拉博的尖叫。我的侧脸撞上电视柜的一角。又是一声断裂,这次正中我左眼下面。我听到音乐声,索拉博的尖叫声。手指抓着我的头发,拖着我向后,不锈钢闪闪发亮,它们挥击过来,断裂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我的鼻子。咬牙忍痛,发现我的牙齿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齐整了。被踢中。索拉博不断尖叫。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我读了很多遍,多次触动我的泪点。整部小说故事真挚感人,语言生动细腻,特别是环境和心理描写非常棒。阅读过程中,我的一颗心跟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起起落落,真是扣人心弦。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好书,大力推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