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以礼待人,切莫失了善心

欢迎阁下来到诗词歌赋汇,更多文章请持续关注我,感谢!

本期文章中我们来说一说蒲松龄老先生著作《聊斋志异》中的一则小故事。

《三字经》的一开篇就提到过这么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这便是人的初心。

而在《管子》中曾有这么一句名言,叫“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大体意思是说:以礼、善招待他人,相亲如同兄弟;以恶气迎人,相害就会如同刀兵。

古今关于这样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著作《聊斋志异》中就记载着这样的一则小故事:两位公子起初热情好客,一道士时常去二人处讨酒吃,最后这二人忘了“以礼待人”的初心,轻薄、恶意对待道士,最后二人自食恶果!

这则小故事正是诠释了:要以礼待人,不忘初心。善恶终将有报的道理。所以啊,我们做人还是善良一些才好!大家这就跟随笔者的思绪来看看蒲松龄老先生笔下的这篇小说吧!

话说在北宋年间的金陵,曾有一个名叫韩生的公子。这个韩生出身富贵,家境殷实,他自幼熟读古典书籍,对“仁、义、礼”的道理熟记于心。

所以啊,韩生平日里热情、大方,对待来客更是以礼相待。徐江是他的发小,虽然也读一些书籍,但从禀性上来看,要比韩生差了很多。

一天,这二人正在韩生家里畅饮,忽然门外来了一个道士。韩家守门人施舍了一些米和钱打发道士,可那道士就是不走。嚷嚷声惊扰到了屋中饮酒的韩生,于是他寻声而往,只见一道士正与一看门人争论些什么。

“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吵闹?”韩生问道。

那守门人见主人来到,便解释说:“不知道哪来的道士,一个劲敲院门,我施舍了些米和钱让他走,他却非要进门。”

韩生这才明白,于是他微微一笑,拱手施礼道:“敢问这位道长,找在下何事呢?”

道长捋了下胡须,说道:“听闻韩公子热情好客,本道人特来讨杯酒吃,想必公子不会介意吧?”

韩生听罢忙将道士引进家门,并命人上了好酒、好菜招待。只见那道人拿起碗来便喝,一连喝下二十碗酒,却不见醉意,这让韩生和徐江二人大惊。

于是三人把酒言欢,整整喝了四个时辰。

打这之后,那道士便经常到此讨酒吃,却不带一酒一菜。每逢韩家宴请众人,那道士更是一次不落!这让徐江很是不舒服,徐江心说“这道士总来讨酒占便宜,真是烦人!”渐渐地,韩生对此道士也心生反感之意。

又是一次,那道士又来了,徐江扬了扬脸,对那道士轻蔑道:“道长身不带一物,常常来此讨酒吃,何时摆下一桌,尽一尽你这地主之谊呢?”

那道士哈哈一笑,说道:“我与你一样,只带一张嘴来!”

徐江听后羞得无言以对。

那道士又说道:“这样也好,五日之后,我在庙中设宴,在座众人皆可前去!”说完那道士便拂袖而去。

第五日,韩生与徐江如约而往。徐江对韩生说道:“这道士平日里看似穷酸,怎摆得下宴席招待你我呢?”

“贤弟莫要如此说,你我且去看看究竟便知!”韩生说道。

行到离庙不远处,只见那道士早已在半路迎接,忙将众人引进庙中。众人进了庙后却被庙中精巧、富丽堂皇的摆设惊到了!

“这庙何时重建的?多日不见竟从破败不堪之象变得如此奢华了?”众人中有人诧异道。那道士却笑而不语,忙命人将酒、菜上了。

众人围了几桌,便开始谈笑畅饮。席间那道士又唤来了两位美女,一个身材高挑,一个矮小如弱柳迎风,但此二人皆有倾国倾城之美。这让众人眼前一亮!


道士又命这两位美女招待好客人,两位美女倒也听话,忙着给客人们倒酒。酒过三巡后,道士又命这二人弹琴跳舞,那婀娜曼妙的舞姿、清丽动人的歌声,引得众人是心花怒花、乐不思蜀啊!

道士饮下一杯酒后,便离开宴席,拽上那矮小的女子便走向了卧房。那卧房只与众人有一镂空的屏风之隔。徐江见那女子正给那道士捶背按腿,期间二人不停地嬉闹,随后相拥着便躺下了。

徐江看不下去,大声喝道:“快快住手!你这道士休要失了礼节!”边说边大步向卧房走去。

而那道士则慌忙溜走了。


徐江揽过那女子,二人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拥抱而卧。韩生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你怎如此愚鲁?还愣着干嘛?”徐江瞧了瞧高挑的女子,又看了看韩生,对那韩生喊道。

韩生这才缓过神来,搂着那高挑女子便在另一张床上躺下了……

翌日清晨,韩生只觉身下一阵冰凉,睁开一看,吓了他一跳!

“这……这……我怎么抱着一块石头睡了一夜?”再看看四周,此时他正睡在破碎的台阶之上!他四下寻找徐江,只见那徐江此时正枕着碎石躺在粪坑之中!

韩生叫醒了他,二人环顾四周,发现尽是荒草和乱石!二人最后相互惊骇!

故事到这就讲完了,文中的韩生初心原本善良、好客,却禁不起道士多次讨酒的考验,对道士心生厌恶之意,最后更是酒后乱了心志而亲近美色,落了个如此难堪的下场;

而徐江更是恶语伤了那道士,差点对那道士大打出手,他也因酒乱了心志,最后贪恋女色落了个卧睡粪坑的下场。

真是应了这句老话:“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善恶终有报!”所以我们心还是善良一些才好,要以礼待人,不忘初心,不管对方如何,起码我们做到了礼、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足矣!

蒲松龄先生所写的《聊斋志异》中,每个故事都有不同寓意,用以告诫世人、警惕世人,可谓用心良苦!

文中故事基于《聊斋志异》之上进行改编,开头和结尾是作者原创心得,目的是借故事来明事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小田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也烦请大家动动小手帮忙点赞、收藏,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