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环境下人类凭何而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存在自有存在的价值,消亡自有消亡的道理,如果机器取代了人类所有的职能,那人类还有何存在价值?如果人类还存在,那人类赖何而存在?又有什么是机器不可取代的?

毫无疑问,电脑加速了人类前进的步伐。当然,这里所说的电脑并非单指纯粹的电脑,而是指以电脑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诸如机器人、智能设备、互联网等一系列产物。这些产物改变了人类的衣食住行、价值观、行为观及思维方式。电脑诞生至今,才短短几十年,而对人类的改变却超越了之前历史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对人类的改变,而这种速度还在增加。

运动员加速是为了快速到达终点,那人类加速前进目的地在哪呢?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终极状态是什么?

不久前,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说,现在是机器和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人类的时刻。这说的很对,可喜,也恐惧。可喜的是,机器可以分担很多人类的活;恐惧的是,人类的职能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人类将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人类越来越多的职能逐渐被机器取代,过去包括翻译、司机、教师、公务员等许多被认为很稳定的工作,未来都可能被机器取代,而这个速度会比想象的更快。存在自有存在的价值,消亡自有消亡的道理,如果机器取代了人类所有的职能,那人类还有何存在价值?如果人类还存在,那人类赖何而存在?又有什么是机器不可取代的?

唯独思维是不可取代的。

人类的躯体和器官是可以被机器取代的,也会被机器取代,但人类的思维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躯体和器官只是思维的载体及实现思维的工具,相反,躯体和器官被机器取代将会无限激发思维的潜力,使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越,进入一个相对的永恒。因为人类的躯体和器官实在是太脆弱了,承受不了攻击,活动范围有限,且会衰亡;而机器则不同,它能承受很强的攻击,活动范围可以无限扩大,且不会衰亡,坏了可以换,可以更新升级,不断替换。2013年很火的一部电影《环太平洋》,就是用人类的思维驱动庞大的机器去斗怪兽的,这个时候的巨型机器人俨然具有了人类的“灵魂”。

那有人就会问,什么是思维?思维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载体中?

思维即是一种能量,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中。

虽然,现在还没有技术从人体中分离这种能量,也没找到载体承载这种能量。随着人类越来越多的职能被机器所取代,而驾驭这些机器的终将是人类的思维,就像人类的躯体和器官,只是人类实现思维的工具而已。

届时,人类的思维将突破地球,进入宇宙。

再看看《复仇者联盟》里的超级英雄们,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等等,他们除了思维还有什么是现在所谓人类的东西了?他们变的只是承载思维的载体而已,而这些载体明显比人类的肉体强大百倍千倍,而未来,这些载体将会更加强大。

甚至,我怀疑人类的思维一直就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着,只是承载/体现这能量的载体在变,由...到猿猴,再到人类,再到机器,再到...最后只剩下能量了,更改的只是载体。当然,在这过程中,思维也在进化,也在强大。载体的更改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思维的进化。

那什么才是终极载体呢?

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没有载体才是最强大的载体。

也许。

最终,人类留下的只有思维或者能量了。

到那时,还是不是人就要问哲学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505评论 9 54
  • Base64常用于在URL、Cookie、网页中传输少量二进制数据,是一种用64个字符来表示任意二进制数据的方法。...
    狼牙战士阅读 4,743评论 0 1
  • 邹云还是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她来到健身房,遇到了孔明。孔明依然去约邹云,说好一起喝咖啡。 终于明白了她在孔明的那种熟...
    HinaHu阅读 1,339评论 1 0
  • 1、 确定静态库中是否有自定义的类文件,如果一个也没有,就会出现这种错误,这也是为什么新建的静态库都包含一个默认的...
    gao_smile阅读 4,204评论 0 1
  • 起床,发微信给芹,没有回。应该是还同起床吧,打个电话。 准备起床。和别人约就是这样的,总是要迁就别人。所以我喜欢一...
    流浪痴人阅读 1,7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