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文章强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如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必须牢固树立改革意识、担当意识、争先意识,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领跑向前。
强化改革意识,突破开放“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去几十年,我国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每一次开放的突破都伴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原有的开放模式亟待创新,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改革意识,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藩篱。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更多全球高端要素集聚。要具备系统思维和全面视角,立足整体,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大胆探索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奋力走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
增强担当意识,勇挑开放“重担”。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征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仍给我国开放发展带来严峻考验,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担当意识,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做新时代的担当者,敢于迎难而上,积极投身开放实践。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在前沿领域大胆探索,敢于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努力为发展扫清障碍。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既锚定长远目标,也聚焦当下难题,在挑战中主动作为。要锤炼过硬本领,在开放实践中增长才干,既要懂经济、通规则,也要善沟通、会协调,以专业素养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让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稳健、更有力量。
厚植争先意识,抢占开放“高地”。机遇如朝露,稍纵即逝,唯有抢占先机,方能赢得主动。党员干部必须厚植争先意识,敏锐把握先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身开放实践。要深入研究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主动向上对接、向下联动,将顶层设计转化为本地发展的具体路径。要紧盯全球产业变革趋势,瞄准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赛道,主动“走出去”,提前谋划产业链布局。要善于打破 “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协同等方面主动作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挑战面前迎难而上,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让开放“高地”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