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二进制协议接口映射


在写服务器程序时,特别是业务向的服务(比如游戏服务器),经常会遇到处理许多客户端协议的情况,如果是http服务,那么定义好处理接口,剩下的交给web服务器就可以了。但是二进制协议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通常的自定义二进制协议规则都是固定长度消息头+变长消息体构成,在消息头中会有消息长度,消息id等字段。(基于TCP流式协议),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消息后,首先读取消息头,解析得到消息长度,再按照指定长度获取到完整的消息体的二进制数据。

在写具体业务逻辑时,需要面临从网络层获取到的原始数据,怎么映射到内存数据结构并调用相应处理接口的问题。前面所说的二进制消息体的格式多种多样,大家都有自己的做法,这里以protobuf为例,构建服务器端接收到原始数据后,通过消息id映射生成对应的protobuf结构体,并调用处理接口。

golang种有一个reflect包,可以对类型进行反射,动态生成相应结构体,具体做法就是,将protobuf消息结构通过interface类型和消息id注册到一个自定义map中,在map中保存结构体的类型,具体如下:

type MessageHandler func(msgid uint16, msg interface{})

type MessageInfo struct {
    msgType    reflect.Type
    msgHandler MessageHandler
}

var (
    msg_map = make(map[uint16]MessageInfo)
)

func RegisterMessage(msgid uint16, msg interface{}, handler MessageHandler) {
    var info MessageInfo
    info.msgType = reflect.TypeOf(msg.(proto.Message))
    info.msgHandler = handler
    msg_map[msgid] = info
}

然后从底层网络获取到原始二进制协议数据后,通过消息id在map中找到对应的类型信息并动态创建出结构体类型来解析二进制数据,具体如下:

func HandleRawData(msgid uint16, data []byte) error {
    if info, ok := msg_map[msgid]; ok {
        msg := reflect.New(info.msgType.Elem()).Interface()
        err := proto.Unmarshal(data, msg.(proto.Message))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info.msgHandler(msgid, msg)
        return err
    }
    return errors.New("not found msgid")
}

这里利用了reflect的反射机制,动态获取类型并创建了protobuf结构体,然后通过proto.Umarshal接口解析二进制消息体,最后调用msgHandler进行处理。这里的msgHandler是一个消息处理接口类型,每个消息都按照规范定义自己的处理函数,在程序启动的时候将消息,protobuf结构体和处理函数都统一注册,如下:

const (
    MsgID_Test1 = iota
    MsgID_Test2
)

func MessageHandler_Test1(msgid uint16, msg interface{}) {
    p := msg.(*pb.MsgTest1)
    fmt.Println("message handler msgid:", msgid, " body:", p)
}

func MessageHandler_Test2(msgid uint16, msg interface{}) {
    p := msg.(*pb.MsgTest2)
    fmt.Println("message handler msgid:", msgid, " body:", p)
}

func RegistMsg() {
    RegisterMessage(MsgID_Test1, &pb.MsgTest1{}, MessageHandler_Test1)
    RegisterMessage(MsgID_Test2, &pb.MsgTest2{}, MessageHandler_Test2)
}

此处注册函数使用的是protobuf消息体的指针类型,所以reflect类型反射的时候,需要通过类型的Elem()函数得到指针的基类型,再动态创建类型。

这样处理之后,每次新增协议只需要在RegistMsg函数里面新加一行即可,不需要每个协议再单独处理二进制协议转换,结构体映射等重复而繁杂的事情。

代码在: https://github.com/pertgame/gmsg-framework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面向对象的用电信息数据交换协议 - 报批稿:20170802 前言: 排版 ...
    庭说阅读 11,220评论 6 13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079评论 19 139
  • 转自:http://blog.csdn.net/kesonyk/article/details/50924489 ...
    晴天哥_王志阅读 24,950评论 2 38
  • 1. Java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的顺序:基本语法,类相关的语法,内部类的语法,继承相关的语法,异常的语法,线程的语...
    子非鱼_t_阅读 31,785评论 18 399
  • 从三月份找实习到现在,面了一些公司,挂了不少,但最终还是拿到小米、百度、阿里、京东、新浪、CVTE、乐视家的研发岗...
    时芥蓝阅读 42,386评论 11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