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其领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影响着地区发展与群众福祉。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强化思想建设是根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党的理论与方针政策,才能确保工作方向不偏。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党员干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中,让思想的力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优化队伍建设是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关键。一方面,要严格党员发展标准与程序,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党员干部的培训与培养。根据基层工作特点和干部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涵盖政策法规、基层治理、群众工作方法等多方面内容。通过集中授课、实地调研、经验交流等多样化培训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与激励,对不称职的干部进行及时调整,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创新工作方法是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发展,基层工作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样,传统工作方法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基层党组织需积极探索创新,主动适应新形势。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组织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提高党组织工作效率与透明度。在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时,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同时,注重倾听群众意见与建议,根据群众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方法,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更贴合实际、更符合群众心意。
强化服务意识是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核心是服务群众,只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无论是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信息与技能培训,还是关注弱势群体生活保障,都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群众的坚强核心。
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方法创新以及服务意识强化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强大的领导力与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